一川亭为高明杨上舍题四首(其四)冬

嚣尘万井隔寒烟,素月流光映碧川。

好似山阴风雪夜,是谁重放剡溪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夜晚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句“嚣尘万井隔寒烟”,以“嚣尘”与“寒烟”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界限,寒烟笼罩之下,城市的喧嚣仿佛被隔绝,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这里的“万井”借指众多的村落或城市,通过“隔”字,强调了自然与人类居住区之间的界限,以及在特定时刻的和谐共存。

次句“素月流光映碧川”,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色。素洁的月亮洒下柔和的光芒,与清澈的水面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运用了“流光”这一词汇,生动地描绘了月光在水面上流动的景象,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美感。

后两句“好似山阴风雪夜,是谁重放剡溪船”,将眼前的景象与历史上的某个场景相联系,即东晋时期王羲之等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的风雪之夜泛舟剡溪的故事。通过这样的联想,诗人不仅赞美了眼前的美景,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是谁重放剡溪船”一句,似乎在询问,是否有人在此刻重现了那场历史上的诗意之旅,引人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忆。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祷雨有应

苦旱经旬势欲燃,病夫无奈曲肱眠。

忽惊云气侵垣外,渐觉泉声落枕边。

夹岸碧峰明浦淑,出门清浪满溪田。

神功寂歛知无报,鼓腹行歌贺有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谢蔡半洲司马见访

忽传文旆到山居,童仆諠呼竞扫除。

地散苔芜拥旌骑,春从杨柳映冠裾。

才华早见推名镇,勋业遥知愧腐儒。

圣主只今奠荒服,远人应望指南车。

形式: 七言律诗

谢蒙泉方伯惠物

远传珍赐向岩居,风雨遥深拥弊庐。

稚子扫云冲晓径,野人清盥折缄书。

幽怀阅世常怜癖,硕德如公自不迂。

再拜峰头勤使者,白云瞻望更踟蹰。

形式: 七言律诗

寄碧涧诸旧友

廿年绝尘鞅,养疴在丘山。

良朋日已远,亲知旷容颜。

飞葭转夷则,凉风动遥关。

晶晶天宇高,湛湛清汉还。

呼童理篙楫,驾言溯洄澜。

碧涧多俦侣,相从弃人间。

云萝卧深映,岁月有馀閒。

一见疑旧交,坐我黄绮班。

文佩结衷好,丹霞以为餐。

达观澹神虑,冥迹涤尘烦。

人生若羁束,百岁无时闲。

安得驭羽车,逸驾长追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