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炎所作的《静思院上元日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园田园的怀念,同时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国家危难的忧虑。
首句“麻姑山换越王山”,以山名的更迭隐喻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引出对过往与现在的对比思考。接着,“忆昨下元今上元”一句,点明时间跨度,从过去的下元节到现在的上元节,通过节日的变化,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推移。
“老去休惊长客寓,春来不拟问田园”两句,表达了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对远离故乡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怀念。诗人似乎在说,尽管年岁已高,但对故乡的思念并未减少,春天到来时,他不打算再去询问田园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担心听到不好的消息,或是因为内心的伤感难以承受。
“畏途豺虎中原近,挟日风云四海昏”则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诗人用“畏途”形容当前的艰难险阻,用“豺虎”比喻社会中的恶势力,用“挟日风云”形容局势的混乱,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深切忧虑。
最后,“梦绕潇湘无落处,凭谁楚些与招魂”两句,以梦境和招魂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悼。潇湘之地,常被用来象征遥远的故乡,而“招魂”则是古代的一种仪式,用于召唤亡灵回归。这两句诗,既是对故乡的深情呼唤,也是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