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岩风雨图为葛彦章作

西岩托名隐为乐,不向林泉向城郭。

闲时惟诵小山词,几度淮南桂花落。

玉堂仙客居玉峰,托交屯君情倍侬。

长梢写作风雨态,神妙不测生心胸。

风声萧萧雨声急,坐听风雨湘灵泣。

深掩重门草自青,凤毛零落谁同拾。

春云岂似秋云孤,九疑天远连模糊。

良宵何妨警蝴蝶,薄暮任教啼鹧鸪。

鹧鸪啼彻清尘俗,萧然恍若筼筜谷。

东坡先生有至言,人生不可居无竹。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题西岩风雨图为葛彦章作》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西岩风雨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风雨变幻与人物的情感交织。

首句“西岩托名隐为乐,不向林泉向城郭”以隐逸之士的形象开篇,表达了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接着“闲时惟诵小山词,几度淮南桂花落”两句,通过描写隐士在闲暇时吟诵词句,以及桂花飘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氛围。

“玉堂仙客居玉峰,托交屯君情倍侬”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神秘的仙境,描述了仙人居住于高耸的玉峰之上,与屯君(可能指某位特定的人物)之间深厚的情谊。接下来的“长梢写作风雨态,神妙不测生心胸”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风雨景象,赋予其生命与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风声萧萧雨声急,坐听风雨湘灵泣”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风雨之声比作湘灵(传说中的水神)的哭泣,增强了画面的凄美与哀愁。随后,“深掩重门草自青,凤毛零落谁同拾”两句,通过对比门内门外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春云岂似秋云孤,九疑天远连模糊”两句,将春云与秋云进行对比,强调了季节更替中云的不同形态,同时也借九疑山的遥远与模糊,表达了对远方或过去事物的思念。接下来的“良宵何妨警蝴蝶,薄暮任教啼鹧鸪”两句,通过蝴蝶与鹧鸪的行为,象征着夜晚与黄昏的宁静与生机,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鹧鸪啼彻清尘俗,萧然恍若筼筜谷”两句,通过鹧鸪的啼鸣,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超脱,仿佛置身于清幽的筼筜谷之中,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东坡先生有至言,人生不可居无竹”则引用苏轼的话,强调了竹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岩风雨图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奴主者为吴思复作

湖上仙山有林屋,两峰青浸湖波绿。

居人绕舍多田园,尽栽橘柚无他木。

于中吴君季子后,逍遥野服迂襟袖。

养高自号木奴主,深处数椽劳结构。

乱叶繁枝影交错,黄柑子熟霜初落。

藏脩自得巴邛趣,适意不减商山乐。

我思斯人谁与拟,托迹应同古君子。

洞庭春色醉陶然,幽鸟一声呼不起。

形式: 古风

画松为金廷用赋

松堂先生业儒者,画松不在韦偃下。

兴来放笔如有神,岂学经营事图写。

金生廷用吴之英,丰度萧散襟怀清。

座中出纸为求写,两株屹立分峥嵘。

苍皮溜雨岁年久,合抱悬知世稀有。

风外依稀金玉鸣,月中彷佛蛟龙走。

岁寒历遍心不移,凤鸾哕哕鸣高枝。

长材莫使老林壑,栋梁大用应堪期。

形式: 古风

题郑文康女弟贞烈事

郑女名庆宜君字,生长儒门禀清气。

首笄既簪择所归,嫁得良人姓彭氏。

调和琴瑟逾岁年,良人抱疾俄沉绵。

始期百岁为伉俪,岂料一朝成弃捐。

哀号六日声不息,魄散魂消痛尤剧。

誓于人世不复生,怀内孤儿竟抛掷。

金塘水碧涵清秋,明珠入渊非暗投。

零落芙蓉抱香死,凤凰惊散鸳鸯愁。

此身虽死犹不死,贞烈他年照青史。

高名奚独杞良妻,清风又见巴陵女。

形式: 古风

橘堂

奉亲堂前何所有,佳橘栽培岁年久。

叶如翡翠柯如铁,清影阴森护□牗。

花开白玉向雨前,子熟黄金待霜后。

木奴趣味秋可爱,摘来颗颗香粘手。

筐蓝收置多戢戢,酒渴思尝堪一剖。

缅思当时达孝者,袖里怀来为遗母。

洞庭春色名久著,最宜酿作长生酒。

玉壶倾泻到芙蓉,要祝双亲万千寿。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