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旧历七夕招友人为李重光作去世一千年纪念,因追和其临江仙词韵

天上人间多少恨,秋千雨绝云飞。

汴京依样水流西。白门疏柳,烟态又低垂。

弹指佳期经几劫,玉楼残梦都迷。

新愁浑似比红儿。银河清浅,乌鹊欲何依。

形式:

鉴赏

这首《临江仙》以七夕为背景,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开篇“天上人间多少恨”,直接点明了情感的基调——遗憾与悲痛。接下来“秋千雨绝云飞”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仿佛是主人公内心的写照。

“汴京依样水流西”一句,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汴京作为古代繁华之地的象征,与流水西去形成对比,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而“白门疏柳,烟态又低垂”则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情绪,柳树的稀疏与烟雾的低垂,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别绪。

“弹指佳期经几劫,玉楼残梦都迷”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感慨以及对逝去友人记忆的模糊。佳期如梦,转瞬即逝,而那些美好的回忆却如同梦境般难以捉摸,令人感伤。

最后,“新愁浑似比红儿。银河清浅,乌鹊欲何依”三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比红儿是古代美女的代称,此处用来形容新愁之深重。银河清浅,乌鹊欲何依,则暗喻了在失去挚友后,心中那份无法寄托的孤独与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空间的巧妙运用,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哀悼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74)

叶恭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兰陵王.用清真韵。湖帆出示金吉金红梅画轴,内有朱古微、王右遐诸公题词,皆感时之作,复多及景阳宫井事,辄题此阕,用遣新愁

锦笺直。一片冬心化碧。

金台下、羁羽未归,忍话孤山旧时色。行吟似去国。

应识。江潭楚客。

寒香里,哀咏郢中,声咽城南去天尺。题襟尚余迹。

甚泪泫芳尊,欢散前席。方诸争避蟾蜍食。

惊委地红萼,断肠青冢,杨花依样瘗古驿。

只愁满亭北。添恻。梦痕积。更玉笥云埋,瑶轸风寂。

燕支远盼山何极。怅陇首春早,调翻羌笛。

画图重展,恍劫火,尚点滴。

形式:

减兰.十一月十二日感赋

年年次日。刻意悲秋愁澈骨。那更东风。

吹尽繁花落镜中。泪销香在。辛苦连环谁为解。

堕地休辞。悽绝回风更舞时。

形式:

浣溪纱.见展堂和榆生词,辄用其韵寄之

痼疾繁忧两不支。余霞空似夏云奇。

由来骚怨杂然疑。

匪石心情坚孰语,呼天残泪老犹诗。

此情倘许故人知。

形式:

六丑.海角春浓,寓园红鹃怒发,压山成锦,遥想曩日南北花事游赏之盛,殊难为怀。倚此以抒羁绪

尽墙花拂面,叹倦旅、华颜非昔。

欲题怨红,残笺迷故拍,粉泪还渍。

略记年时事,雾中烟里,几看朱成碧。

斜阳冉冉无南北。

梦断瑶钗,歌翻锦瑟,游丝尚萦帘隙。

只山香舞罢,愁换邻笛。欢韶暗掷。分蓬飘巷陌。

苦叫枝头月,谁听得。颓云又黯如墨。

便崇桃炫画,怎支春色。零脂冷、镜痕空拭。

忍重话顾影,倾城一笑,那时妆额。

芳菲信、偏断来汐。怕绛都、纵有重寻路,仙凡永隔。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