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周巽的《竹枝歌十首(其二)》描绘了长江瞿塘峡段的壮丽与险峻。诗中以“百丈牵江江岸长”开篇,形象地展现了长江的蜿蜒与江岸的绵延不绝,百丈之长既指实际的长度,也暗喻了瞿塘峡的深远与壮观。
“生愁险处是瞿塘”,直接点明了瞿塘峡的险峻,让读者在心中产生了一种对未知的畏惧和好奇。接下来,“猿啼三声齐堕泪”一句,运用了猿猴啼叫的自然现象,赋予了情感色彩,猿猴的哀鸣仿佛是大自然对瞿塘峡险恶环境的叹息,同时也暗示了行旅之人面对如此险境时内心的悲凉与无助。
“路转九回空断肠”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九回曲折的道路象征着前行的艰难与漫长,而“空断肠”则表达了在面对重重困难时,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绝望。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艰险,更触及了人性中的脆弱与坚韧。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壮美又充满挑战的世界,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