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临清阁

蔬羹相对泼油葱,无事依僧万虑空。

强拾放心看语录,肯将老眼犯尘红。

本来无物台非镜,会得何心幡动风。

料想临清高阁上,超然不与俗人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素食和汤拌着葱花调料,心中无事只依靠僧侣,一切忧虑都消失。
勉强提起精神翻阅语录,不再愿意让老眼被世俗的纷扰所扰。
原本就空无一物,台上并非镜子,领悟到什么心境才会觉得幡随风动。
想象自己站在高阁之上,超脱世俗,与常人不同。

注释

蔬羹:素食和汤。
泼油葱:拌着葱花调料。
无事:心中无事。
僧:僧侣。
万虑空:一切忧虑消失。
强拾:勉强提起。
放心:精神。
语录:宗教书籍。
老眼:老眼。
犯尘红:被世俗纷扰。
本来无物:原本空无一物。
台非镜:台上并非镜子。
会得:领悟到。
何心:什么心境。
幡动风:幡随风动。
料想:想象。
临清:站在高处。
高阁:高阁之上。
超然:超脱世俗。
俗人:常人。

鉴赏

这首宋诗《和临清阁》是赵希逢所作,描绘了诗人静心修行的生活场景。首句“蔬羹相对泼油葱”形象地写出僧人的简朴饮食,反映出其内心的宁静。第二句“无事依僧万虑空”进一步强调僧人的生活无杂念,心境空灵。

第三句“强拾放心看语录”,表现诗人努力集中精神阅读佛经,试图从佛法中寻求心灵的慰藉。第四句“肯将老眼犯尘红”则以自嘲的口吻,表示即使年迈,也愿意摒弃世俗的纷扰,保持纯净的目光。

第五、六句“本来无物台非镜,会得何心幡动风”运用佛教典故,说明诗人领悟到世间万物皆空,只有心静如止水,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不受外在环境影响。

最后一句“料想临清高阁上,超然不与俗人同”是对诗人理想境界的描绘,他想象自己站在临清阁上,超脱尘世,与世俗之人有着明显的区别,体现出诗人追求的超凡脱俗的禅意生活。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168)

赵希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南剑水阁

莫把铅刀比莫邪,匣藏文采锁烟霞。

可怜建水踪犹梗,因忆洛阳酒与花。

寸念空劳驰北阙,真经早合诵南华。

几回魂断云山外,一掬乡心未到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南浦客邸

路滑山边石,滩浑水底沙。

晓风动银烛,夜漏滴檐花。

身伴灯为客,心随梦到家。

顽云痴未散,合唤阿香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和幽居(其一)

不用堆钱更买山,群峰前后翠遮阑。

玻璃千顷清无滓,星月一天光动寒。

得趣吟成千首易,逃空降服寸心难。

梦魂胜境飞难到,只把翠微诗细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幽居(其三)

云锁烟封山几重,翠微深处夕阳红。

径迂杨柳低迷路,木古藤萝密蔽空。

枕漱有泉兼有石,衣披和月也和风。

落花时或随流水,恍惚桃源陌与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