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拽碑叹》由宋代诗人张侃所作,通过对古代农田水利与赋税制度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人心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诗中以上虞溪湖十四处的变迁为背景,反映了从农田灌溉到赋税征收的过程,以及其间农民与官府之间的矛盾。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过去农田灌溉与官府赋税的关系,强调了灌溉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官府对农民赋税的苛刻。通过“不念平人输赋苦”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后半部分则通过大臣的奏事和民众的自我牺牲精神,展现了理想中的社会治理状态,即以民为本。然而,诗的最后部分又以“拽碑使平命工磨,别镌奇文垂不朽”描绘了人们为了铭记历史而采取的行动,同时“鬼神诃护屹不移,至今碑上光陆离”则象征着历史的见证与不变。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人心的不同,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和对人性本质的深思。诗中既有对过去时代的怀念,也对未来的希望有所寄托,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