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紫微高侍郎三首(其一)

去年紫塞两相望,公在齐安我武昌。

秋晏车箱访流马,夜深弧矢看天狼。

不辞目断传烽堠,尚忆螯持共酒觞。

今日区区话鹏鴳,图南应是叹榆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去年我们在边塞两地遥望,你人在齐安我守武昌。
秋天夜晚,你在车上寻找流马,深夜里仰望星空,寻找天狼星。
我不怕长途跋涉,烽火传递消息,还记得那时我们共享美酒。
如今我们平凡交谈,你谈论着大鹏展翅的理想,却感叹只能像小鸟一样飞在榆枋间。

注释

紫塞:边塞,古代指长城沿线的防御工事。
齐安:古地名,今湖北黄州一带。
武昌:古地名,今湖北武汉一带。
流马:古代的一种战车。
弧矢:弓箭,象征军事力量。
天狼:星宿名,古人认为象征敌人的威胁。
烽堠:烽火台,古代用于传递军事信息的设施。
螯持共酒觞:持螯饮酒,形容朋友间的聚会。
区区:谦辞,表示自己微不足道。
鹏鴳:大鹏和小鸟,比喻志向高远与平凡。
榆枋:榆树和枋木,比喻狭小的天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岳珂写给友人紫微高侍郎的一首寄怀之作。诗中通过回忆去年两人分别在紫塞(边塞)和两地相望的情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彼此的思念。"公在齐安我武昌"一句点明了分隔两地的事实。

接着,诗人描述了夜晚仰望星空,关注战事的场景,"秋晏车箱访流马,夜深弧矢看天狼",展现了他们共同的志趣和对国家的忧虑。"不辞目断传烽堠"表达了即使相隔遥远,仍愿为国守望的决心。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抒发个人感慨,"尚忆螯持共酒觞"回忆了昔日共饮的欢乐时光,而如今只能通过书信交流,"今日区区话鹏鴳"暗喻自己如同小鸟般渺小,无法与高侍郎的雄心壮志相比,"图南应是叹榆枋"则以大鹏鸟自比,感叹自己只能在低矮的榆枋间飞翔,表达了对更高远理想的向往和对自己境遇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怀念,又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怀才不遇和壮志未酬的情感基调。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寄道士杨休文

羽衣来自閤山前,见说山中老散仙。

出岫无心云傍日,归巢有意涧鸣泉。

同襟汗漫寻常客,掉鞅文章四十年。

我亦近为猿鹤侣,试从香火结前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得閤门报以予班学士诏复赐衣带因怀初锡倏阅十年感恩纪事二首(其二)

老去茆檐只负暄,重烦冠绶到柴门。

纡金何有功名望,束带岂堪宾客言。

璀璨章身同锡马,差池接翼愧廷鹓。

折腰重起平生愧,诿曰何知鹤在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得閤门报以予班学士诏复赐衣带因怀初锡倏阅十年感恩纪事二首(其一)

忆昔除书下赤墀,赐鞶即日拜金闺。

未容汗脚踏龙尾,先为围腰铸袅蹄。

紫诏一朝来蔀室,丹霄十载望躔奎。

君恩一再知难报,谁赋维梁濡翼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得报状邸吏缄至朝堂八月月单有感而作三首(其三)

上雍迫日近,清朝仪物多。

卫官朝进辇,沙路昼鸣珂。

盛礼陈圭璧,骈观隘绮罗。

边书须急彻,深愿鉴□□。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