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赠洪氏设斋供

群山东骛如飞龙,文山孤峙高凌空。

绿水环绕青芙蓉,中有贝阙蓬莱宫。

华光五帝游法窟,四月八日参前佛。

一天花雨散曼陀,满地香云霭祥霱。

山前车马杂遝来,绮罗十里红紫堆。

多君倾橐具清供,春风士女欢颜回。

须知作善神所福,果报儿孙今可卜。

要将事业继三洪,岂但芳名在乡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代赠洪氏设斋供》描绘了一幅壮观而祥和的景象。首句“群山东骛如飞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山势的雄壮,犹如飞腾的龙群。接着,“文山孤峙高凌空”描绘了文山的独特风貌,矗立云端,孤傲挺拔。

“绿水环绕青芙蓉”则切换到宁静的水景,如同碧玉环绕的芙蓉,烘托出贝阙蓬莱宫的神秘与仙境气息。诗人借“华光五帝游法窟”暗示斋堂的神圣,四月八日的佛教活动增添了庄重气氛。

“一天花雨散曼陀,满地香云霭祥霱”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形容斋供时花雨纷飞,香气弥漫,象征着吉祥和祝福。接下来的“山前车马杂遝来”,描绘了前来参加斋会的人们络绎不绝,繁华热闹。

“绮罗十里红紫堆”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盛况,华丽的服饰和繁花似锦的场景映衬出人们的喜悦。诗人赞美洪氏慷慨备办斋供,使得“春风士女欢颜回”,表达了对善行的肯定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最后两句“须知作善神所福,果报儿孙今可卜”,强调行善积德的因果报应,祝愿洪氏家族因善行而子孙繁盛,不仅在乡间享有美名,还能延续家族的繁荣昌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教诲意义。

收录诗词(399)

林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员外长老

群峰天宝西飞来,茂林幽壑相萦回。

福山中峙太古色,绀楼碧殿凌云开。

云间一珠光万丈,圆外莹中明月相。

森森寒彩凛夔羵,炯炯神毫肃龙象。

始知此宝天下珍,山辉川媚草木春。

琼花一孕开昙钵,紫芝三秀生法轮。

福山高与寿山列,苍松不凋椿不拔。

山中酒熟桂花发,年年来醉中秋月。

形式: 古风

长歌为静山太医李君赠

静山仙人李耳孙,济世善学李少君。

神楼一教妙天下,千载道检流清芬。

世间桐君与竹祖,谁与巅崖苏疾苦。

我时分节向南来,相逢一笑漳江浒。

万金良药双玉壶,刀圭取效疮痏除。

生平心镜澹如水,照人热恼埃尘无。

我欲赠君无长物,抚剑长歌对明月。

东风珍重杏林春,吹作漳南瘴乡雪。

形式: 古风

赠温县尹(其一)

双溪水绕新县绿,溪上桑麻春雨足。

鸡犬不惊牛犊閒,野人笑语喧溪屋。

县有贤尹温如玉,知我民情谙土俗。

阳春布泽百里均,不问深山与穷谷。

木樨无瘴烽无烟,公馆潇洒如神仙。

松边拄笏看山色,竹外援琴听涧泉。

黄童白叟思借贤,鼓舞春风又三年。

会稽未羡昼锦旋,玉麟金虎看腰悬。

形式: 古风

赠温县尹(其二)

南邑如斗事如毛,况有连岁兵旅劳。

温侯胸有文武韬,抚民练兵无绎骚。

三年去思民愿借,共分得请薇垣下。

政纲综治无紊烦,民瘼补苴罔漏罅。

棠梨满路花重开,喜见竹马儿童来。

三尺神光射星斗,一扇仁风清瘴霾。

骥足岂能淹百里,暂布阳春到桑梓。

明当五邑苏巅崖,恩波浩荡双溪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