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蒲道源的《西江月·九日南城郊行》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景色和个人心境。首句“堤柳风前影瘦”,通过描绘堤边柳树在秋风中摇曳,影子显得清瘦,形象地展现了秋意的萧瑟与凄凉。接着,“池荷雨后香残”写的是雨后荷花凋零,香气残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高秋物色已阑珊”进一步强调秋季的衰败景象,"阑珊"一词表达了事物的衰弱和无精打采。接下来,“落日孤烟微暗”以夕阳和孤独的炊烟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进入下片,诗人“平野大家徐步”描述自己在广阔的田野上悠闲漫步,享受这份难得的闲暇。“此身赢得长闲”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满足和自得其乐。然而,“路逢俗子笑相看。道我为欢冷淡”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眼光的淡然,他不拘泥于常人的欢乐标准,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和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郊行的景色,融入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闲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