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穷谷寓形久,惭无问俗方。
文章古刺史,今昔窃馀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诜所作的《和祖择之学士袁州庆丰堂十咏》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偏远山谷中寓居已久,感到与世隔绝,对于外界的风俗习惯并不熟悉,心中充满惭愧。他自比为古代的刺史,虽然身处僻壤,但仍希望能从过去的贤人那里汲取智慧,如同窃取他们的光芒一般。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展现了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望,以及对自己境遇的谦逊反思。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理性与情感并重的诗风。
不详
清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由中书舍人考选吏科给事中。曾上章奏提出治理黄河具体规划,检举残害百姓的官员,历官至左副都御史。四十三年,出任贵州巡抚。后调任湖北巡抚。时江浙米贵,诜放宽米禁,通盘筹划,平抑三省米价。原来湖北盐规,每年需送官府2万金,盐商趁此提高盐价。诜到任,革除此种陋规。卸任时,盐商送诜万金,不受。五十年,升工部尚书,转礼部尚书。后老病辞归。卒谥清恪。著有《周易玩辞述》、《诗经述》、《四书述》、《资治通鉴述》等
有象阶前景,无声膝上琴。
何劳今郑卫,视听不关心。
时丰公事少,笔砚任横斜。
环郭江山秀,人情等物华。
秀泉开旧甃,初试仰山茶。
寂寂有馀意,池莲三五花。
秽草诛还密,浮萍去又生。
辄污如鉴净,有客若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