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淳主簿举似与严庆曾主簿邓伯允仙尉同到阳华佳句且有岩下弄琴舟中吹笛之乐长庚虽不奉胜游辄继高韵(其二)

阳华山水自双清,况弄朱弦金石鸣。

我是行人那敢听,恐翻别调作离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阳华山的水清澈如镜,还有悠扬的琴声和金石共鸣。
我这个过客怎么敢去聆听,怕听见离别的曲调而心生哀伤。

注释

阳华山水:阳华山的风景。
自双清:自然清幽。
况:何况。
弄:弹奏。
朱弦:红色的琴弦,象征高雅音乐。
金石:泛指乐器或声音悦耳。
鸣:发出声音。
行人:过客。
那敢听:怎么敢听。
恐:担心。
翻:改变。
别调:离别之曲。
作离声:发出离别的声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与人文艺术结合的场景。开篇“阳华山水自双清”一句,既设定了诗歌发生的地点——阳华山,又通过“双清”的形容词,为读者描绘出一幅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山间溪流图景。紧接着,“况弄朱弦金石鸣”一句,则引入了人为的音响——琴声,通过“朱弦”和“金石”这样的意象,使人联想到古代才子佳人的雅兴。

诗歌转折处,“我是行人那敢听”一句,表现了行者对于美好场景的自持与敬畏之心。最后,“恐翻别调作离声”则透露出一种对音乐变换可能带来情感变化的担忧,以及对美妙时光不愿打断的情怀。

整首诗词通过山水、琴音和行者的情感反应,勾勒出一个既有自然美,又融合了人文韵味的意境。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是复杂而深长的,不仅仅是在描绘一处风景,更在表达一种对生活、艺术与情感交流的深刻体验和思考。

收录诗词(18)

李长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绍熙甲寅五月十七日从令尹张济之早饭狮子岩晚饮阳华岩夜阑乘月泛舟而归(其一)

朝游狮子晚阳华,玩水看山乐可涯。

野鹤沙鸥惯看客,一双对立渡头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绍熙甲寅五月十七日从令尹张济之早饭狮子岩晚饮阳华岩夜阑乘月泛舟而归(其二)

到此令人忆漫郎,笔端妙语发天藏。

泉声漱玉生秋思,不减湖中五月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绍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蒋助教言正招游阳华婆娑岩下薄暮乃归得诗五绝以纪其事(其二)

偶寻三径到阳华,碧玉珍珑真可家。

追想旧游如梦寐,摩挲石刻但咨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绍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蒋助教言正招游阳华婆娑岩下薄暮乃归得诗五绝以纪其事(其三)

岩下留连且尽欢,不知红日半衔山。

归时林壑风烟暝,赖有昏鸦相伴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