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挽词(其四)

初复中原日,人争拜马蹄。

梅花辞庾岭,甘溜酌曹溪。

梁木倾何速,椿年竟不齐。

灵輀向崧洛,行路亦悽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挽词以哀婉之调,悼念东坡先生,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开篇“初复中原日,人争拜马蹄”,描绘了东坡先生归来的盛况,众人争相拜见,生动展现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接着“梅花辞庾岭,甘溜酌曹溪”,以自然景象象征东坡先生的高洁品格和对生活的热爱,梅花与甘泉分别代表了坚韧与清雅,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梁木倾何速,椿年竟不齐”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东坡先生的去世比作梁木倒塌之速,椿树年岁不均,表达了对先生离世之速、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灵輀向崧洛,行路亦悽悽”,描述了送别东坡先生的场景,灵柩缓缓向嵩山、洛水之地前行,沿途行人无不哀伤,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深刻表达了人们对东坡先生的怀念与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东坡先生的高尚人格和对生活的热爱,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哀悼,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悼亡之作。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坡先生挽词(其五)

一时英俊附门墉,兄弟从来号两龙。

雄辩未饶端木赐,题评肯下郭林宗。

精神烱烱风前鹤,操节棱棱雪后松。

无复胜游参杖屦,追云弄月更雍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东坡先生挽词(其六)

群惊投老窜炎荒,瘴雨蛮烟岂易当。

焘气内全真自葆,铁心无动亦何妨。

海山出处凭谁共,蜑叟追随乐未央。

准易著书人不见,微言分付有诸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东坡先生挽词(其七)

羽扇纶巾拥帅权,高才大纛拂云烟。

初闻父老诵嘉语,绰有风流似昔贤。

谪籍数年居瘴海,功名无分勒燕然。

空馀雪浪斋中石,留与邦人万古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东坡先生挽词(其八)

当年吴会友名缁,尽是人天大导师。

拔俗高标元自悟,妙明真觉本何疑。

篮舆行处依然在,莲社风流固已衰。

它日西湖吊陈迹,断桥堤柳不胜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