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词以哀婉之调,悼念东坡先生,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开篇“初复中原日,人争拜马蹄”,描绘了东坡先生归来的盛况,众人争相拜见,生动展现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接着“梅花辞庾岭,甘溜酌曹溪”,以自然景象象征东坡先生的高洁品格和对生活的热爱,梅花与甘泉分别代表了坚韧与清雅,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梁木倾何速,椿年竟不齐”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东坡先生的去世比作梁木倒塌之速,椿树年岁不均,表达了对先生离世之速、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灵輀向崧洛,行路亦悽悽”,描述了送别东坡先生的场景,灵柩缓缓向嵩山、洛水之地前行,沿途行人无不哀伤,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深刻表达了人们对东坡先生的怀念与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东坡先生的高尚人格和对生活的热爱,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哀悼,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悼亡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