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荷叶露应教

花气侵晨湿画栏,池荷如洗翠团团。

谁将天上金茎露,泻入波心碧玉盘。

风动每愁炉汞走,雨馀应讶浦珠寒。

十年曾作西垣客,此景亲从太液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荷塘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叶上的露珠与晨光的和谐之美。首句“花气侵晨湿画栏”以“花气”和“湿画栏”营造出清晨湿润而充满生机的氛围,仿佛能闻到花朵的香气,感受到露水的滋润。接着,“池荷如洗翠团团”一句,通过“如洗”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荷叶的清新与翠绿,如同经过清洗一般,呈现出圆润饱满的形态。

“谁将天上金茎露,泻入波心碧玉盘”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想象,将天上的露水比作从金茎上倾泻而下的甘露,落入碧绿的荷塘之中,形成了一幅精致的画卷。这里不仅描绘了露珠的晶莹剔透,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后两句“风动每愁炉汞走,雨馀应讶浦珠寒”,则进一步展示了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风吹过时,诗人担心露珠会随风散去,如同炉中的汞一样难以捕捉;雨后,他惊讶于荷塘中的露珠在寒冷中依然保持其形态,展现出自然界的独特魅力。

最后,“十年曾作西垣客,此景亲从太液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以及对眼前美景的感慨。他曾作为西垣的客人,亲临太液池观赏过类似的景色,如今再次见到相似的景象,不禁勾起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荷叶露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过往生活的深情回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36)

马中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都官舍寓怀

门临流水夹垂杨,庭院深深昼景长。

青竹妥梢山雨足,绿荷翻叶水风凉。

书憎燕入衔泥涴,花喜蜂来带蜜香。

造物似知人健作,故令官拜水曹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客中和史明古

一尊谁共合朋簪,又见空阶覆绿阴。

草色不销游子恨,月光偏照故人心。

霜前白雁音书在,雨外青山别路深。

安得携琴溪上去,社中重觅旧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五同会图和匏庵济之

剑佩联翩向玉闺,东吴人物应文奎。

侍朝并立螭头下,退直同归凤阙西。

诸老耆英真不忝,菲才疏拙愧难齐。

太平遭际须歌颂,上国风花共品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四燕诗为周行之赋

八座归来且耄期,五朝遭际记恩私。

自从擢桂宾兴日,次第簪花释褐时。

玉帛南郊陪卤簿,鼓钟东序睹威仪。

迂慵近日耽周礼,容赋先生四燕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