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贺文杏堂韵

文杏堂开华渡西,九天雨露正来肥。

漫誇奕叶光先宅,却羡新裁出故知。

千载暖回唐苑树,一时春足谢家枝。

欲将俚语依金玉,把盏共论觉醉迟。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文杏堂盛开在西边的渡口,恰逢九天之雨露滋润万物生长。
尽管夸赞世代显赫的家族荣耀,却更羡慕新修剪的枝头结识旧友。
千年历史的温暖回归于唐代园林的树木,一时的春意盎然遍布谢家的枝条。
想要用质朴的语言,如同金玉般珍贵,举杯共论,感觉醉意来得如此迟缓。

注释

文杏堂:指某个地方或建筑物,可能有文化或历史意义。
奕叶:连续几代,形容家族繁盛。
暖回:春天的到来,气温回升。
俚语:通俗的民间语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必蒸的作品《答贺文杏堂韵》。诗人以文杏堂为背景,描述了其华美景象和丰收的寓意。"文杏堂开华渡西"描绘了文杏堂的繁华与地理位置,"九天雨露正来肥"则象征着贵人的恩泽和滋养。接下来,诗人通过"漫誇奕叶光先宅,却羡新裁出故知"表达了对文杏堂家族荣耀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新朋友的欣赏。

"千载暖回唐苑树,一时春足谢家枝"运用典故,将文杏堂比作历史名门,如同唐苑的繁盛,又如谢家的春意盎然。最后,诗人以"欲将俚语依金玉,把盏共论觉醉迟"收尾,表达了对与友人品评诗文、畅谈人生的期待,以及在这样的交流中感受到的愉悦和沉醉。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扬了文杏堂的辉煌,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

收录诗词(6)

赵必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高亭

秋空何太高,秋风何太清。

秋露何太皎,秋月何太明。

秋山有素期,秋水莫间盟。

力此久病身,试上高高亭。

上欲驾扶摇,下欲跳清泠。

手持紫玉箫,跨鹏或骑鲸。

时吹复时止,霄壤随纵横。

回首天上人,见我呼友生。

我言你能许我三百六旬无一日之不秋,则我亦许你从此为逍遥之朋。

形式: 古风

重建神秀楼追和忠定公韵

维兹城南楼,废兴端有时。

昔我忠定公,楼成旋西归。

拜厅惭匪肖,易麾繇好溪。

循环六十载,乌兔惊梭飞。

吁嗟古雉堞,巨浸堕藩篱。

陶甓既还旧,更创如有期。

岁事喜中稔,度材授工师。

非敢侈轮奂,聊尔遵先规。

江山展图画,栏槛倚晴晖。

肯堂久在念,今我身则夷。

辽鹤去不返,遗墨犹淋漓。

一时剩篇咏,皆表而出之。

登眺惟畴昔,未觉此举非。

落成灯火夜,万点天星移。

潮生月在浦,酒阑风满衣。

幸继前人躅,敬和前人词。

斯楼傥不朽,庶慰蒸湘悲。

形式: 古风

题梅山

一隐吴门访此山,深怜汉鼎尚多艰。

片言倘得回天听,未必仙名满世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水调歌头.寿梁多竹八十

百岁人能几,七十世间稀。

何况先生八十,蔗境美如饴。

好与七松处士,更与梅花君子,永结岁寒知。

菊节先五日,满酌紫霞卮。美成词,山谷字,老坡诗。

三径田园如昨,久矣赋归辞。

不是商山四皓,便是香山九老,红颊白须眉。

九十尚入相,绿竹颂猗猗。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