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马篇示冯生

我来岭西访铜柱,怀古一赋《铜马篇》。

摩挲铜鼓况已屡,有若手量铜马然。

忆昔伏波下交趾,骆越鼓正鸣阗阗。

闻声岂独思将帅,揽辔万里秋风前。

平生阅马千万匹,老眼默识形神全。

想像骅骝立突兀,斑驳霞雪生云烟。

空际嘶闻或风雨,意中蹄阔无山川。

遂空万古凡马相,一借三尺铜精传。

诏书特置宣德殿,太仆黄门几曾见。

夜半房星忽下流,铜龙掠影如飞电。

谁识来从鸢跕乡,却教作式龙楼院。

武皇旧立金马门,渥洼天厩如云屯。

当时枉费往西使,似尔才空冀北群。

须信骊黄牝牡外,别有倜傥权奇存。

买骨谁能悬揣度,按图更要勤求索。

定视蹄高鬣尾垂,不烦锦辔黄金络。

天机一片铸尔成,为尔暑寒燥湿无变更,就我模范腾光晶。

世间岂少九方皋与东门京,漫说骐驎地上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翁方刚所作的《铜马篇示冯生》,通过对铜马的描绘和联想,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追思以及对良马品质的赞美。诗人以铜柱为起点,回忆起古代名将伏波将军南征的壮举,铜马在其中扮演了象征角色。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铜马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其嘶鸣,感受到其神骏之姿。

诗人感慨铜马的命运变迁,从宣德殿的陈设到夜半房星的幻影,再到金马门的历史背景,展现了铜马的不平凡经历。他认为,真正的英雄并非仅凭外表或才能,而在于内在的品质和价值。诗人鼓励人们深入探寻和理解,如同九方皋和东门京那样,能够透过表象发现真正的卓越。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铜马的描绘,寓言般地传达出对人才的识别和尊重,以及对历史和传统的敬仰。

收录诗词(41)

翁方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雷州道中读道园学古录忆甲申冬曾读于此用录中韵作诗寄萚石蕴山未窥其旨也爰为改作

公撰南州仿中州,何啻宝书述左丘。

惜哉仅传石问答,空此妙语临芳洲。

南渡而后文渐敝,销金锅内米淅矛。

程学盛南苏学北,各主一二难兼收。

是时江表余前修,那无奇字扬付侯。

百年文献天半壁,孰与索隐还阐幽。

大都文儒富馆阁,亦有殷士将羊牛。

内府图书谁复识,宰相世系或可求。

在朝在野都一集,风雅可当元春秋。

所以自负汉庭吏,不肯毫末铅粉留。

惜墨几无一字著,岂碍万丈光芒流。

曲折渟蓄皆有故,彼夸多者真浮游。

杨范揭辈藻已弱,对此疑古彝鼎舟。

温研一过又三载,轺边海月凉悬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秋晚重游雷州西湖兼怀确斋

湖上稻已长,倒渌于湖中。

飞舞百顷浪,抱郭成弯弓。

谁云潦水减,更觉亭阁空。

缅思昔来贤,大半嗟途穷。

最著苏与寇,乃及梁溪翁。

一笑坡翁言,杭颍谁雌雄。

我昨初秋来,行绕菡萏风。

野寺访遗碣,斜景余卧钟。

尚此携旧侣,词赋怀严终。

坚坐递传讽,僵立愁仆童。

江海倏霜露,风雨吟蛟龙。

秋光知君去,新霁为我容。

澄澄菰芡外,虽画难为工。

苍然起凉思,远磬生梵宫。

形式: 古风

秋晚回试高州重题城月驿壁

秋在朝凉午燠閒,人归黄篾碧溪湾。

数椽聚处成官驿,一鸟飞边得远山。

院雨记听蕉叶响,庭苔似点菊花斑。

应知路渐高凉近,许借层窗此豁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洋画歌

阴晴远近同一川,桦皮屋子无市廛。

七道三岛想接连,人牛羊兕丈尺前。

人或坐立羊牛牵,青黄宛转高低田。

蹋歌鐻耳争鲜妍,罽毛染衣光映渊。

白脉始知寻瀑泉,渐引渐深微绿穿。

一线淡入迢迢天,腾涌四起云绵绵。

大洋万里规影圆,此皆笔踪细盘旋。

有若发鬘丝丝缠,面势每在肤寸边。

初非组织非丹铅,远方市易用物全。

鹿毛之笔松花烟,技巧何止秋毫巅。

屏风竞说端拱年,金银莳贡自奝然。

拂菻女儿诧龙眠,亦不尽贵粉墨填。

红罗褾轴援古编,蝙蝠扇子螺钿筵。

海波不扬海估骈,晴风听泊黄埔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