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阴阴山木合,幽处著柴荆。
喧中有静意,水车终日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林景象。"阴阴山木合"写出了树木浓密,遮天蔽日的山间环境,营造出一种深邃而静谧的感觉。"幽处著柴荆"则点明了诗人身处偏远、简朴的居所,柴门竹篱,更显其隐逸之志。
"喧中有静意"巧妙地运用对比,尽管周围可能有水车发出的"终日鸣"声,但这声音并未打破山林的宁静,反而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使得静谧之中透露出一种动态的和谐。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传达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感悟,体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淡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山水、柴荆和水车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既喧闹又静谧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草亭临峭绝,霜嶂起嶙峋。
危磴傥可上,老夫思卜邻。
悬水三十仞,疾雷闻数里。
正暑凛生秋,倚杖者谁子。
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
功名不遣斯人了,无奈和戎白面郎。
天地又秋风,溪山忆剡中。
孤舟幸闲著,借我访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