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学诗(其二十)

蜘蛛解布网,蛣蜣能转圜。

万物各有役,何人得安然。

周公贵为相,仰思夜不眠。

仲尼大圣人,易书三绝编。

孰谓我有耳,不闻古所传。

一闻敢自堕,勇志如奔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列举蜘蛛织网、蛣蜣滚球等自然现象,引出“万物各有役”的观点,进而提出“何人得安然”的疑问,表达了对人生追求与内心平静的思考。接着,以周公和孔子为例,强调了智慧与勤奋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思了自己是否真正听闻并理解了古人的教诲。最后,诗人表达了即使只有一闻之机,也要勇敢追求知识的决心,比喻为奔涌的泉水,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整首诗寓理于事,借物喻人,体现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对自我提升的渴望。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勉学诗(其二十一)

好龙非真龙,藻绘等儿戏。

惧虎思虎伤,声容凛然异。

六经岂虚文,中有无尽意。

一从河出图,光景不可閟。

皎皎如日星,悠悠在天地。

青编积几阁,翻阅何容易。

曾参之一唯,已往难再值。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勉学诗(其二十三)

离离园中树,花开动无数。

或红如丹朱,或白如莹素。

今日正自佳,明晨不如故。

易盛还易衰,浮华眼前度。

物情何参差,天地均雨露。

南山有松柏,寿并金石固。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蜀王殿下赐行厨酒膳奉谢

天门传诏飞金符,帝子发春朝帝都。

万里巴江引轴轳,朝离瞿塘莫荆巫。

牙旗羽扇照江湖,冯夷操楫龙伯扶。

威振海若惊天吴,衮衣登朝玉陛趋。

至尊抚问情郁纡,奏还大国天语俞。

却从周秦行坦途,乘传西来试驰驱。

日行三百尚未晡,亲藩留宴穷欢娱。

秦民拥路观金舆,口称盛德目睢盱。

共说贤王世所无,南入荆门喜气苏。

蜀邦密迩忘崎岖,山花烂熳云模糊。

绿树清江如画图,汉中小臣章句儒。

早向王门曾曳裾,是日来迎拜路隅。

按辔遥看笑且呼,暮抵行宫侍直炉。

华灯照夜铺氍毹,从容前席讲典谟。

玄谈蝉联如贯珠,上探千古周八区。

鄙诮荣辱圣为徒,更阑喜极行玉壶。

叩头举白红生肤,侍臣奉教恩意殊。

大官美酝贮行厨,特赐归饮不用沽。

上尊珍味甘且腴,受之无功辞有辜。

心感王恩厚矣乎,献诸祖祢颁妻孥。

招致朋僚洗罍觚,共饮相欢同赐酺。

平生饮水兼茹蔬,秪将铅椠代耕锄。

近为校教食民租,尸居静阅年岁徂。

世人视之等泥途,赖逢圣主意气孚。

讨论圣猷师古初,经纶万理发在梳。

小臣学术本粗疏,志广年荒才更迂。

量同溟海肯纳污,欲致众骏先收驽。

愿王道德为世模,摩抚疲癃恤鳏孤。

南渐泸戎北羌胡,阳和发生无朽枯。

育民兴贤语不诬,行致孔明与夷吾。

共康国政秉事枢,保釐西土佐唐虞。

不数?丛及鱼凫,吾王端拱化日舒,从此感恩非一夫。

形式: 古风

歌风台

歌风台下春水黄,歌风台上春草碧。

黄河之水日夜流,碧草年年自春色。

汉祖当时为帝王,龙泉三尺飞秋霜。

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

台前老人争拜跪,柱杖麻衣见天子。

龙颜自喜还自伤,一半随龙半随鬼。

翻思昔日亭长时,一心捧檄日夜驰。

耶今宇宙过四海,一榻之外谁撑持。

却令猛士镇寰宇,安得长年在乡里。

可怜创业垂统君,后使乾机付诸吕。

淮阴少年韩将军,金戈铁马立战勋。

藏弓烹狗太逼迫,解衣推食何殷勤。

致令英雄遭妇手,血溅红裙当斩首。

萧何下狱子房归,左右功臣皆掣肘。

还乡悲唱大风歌,向来老将今无多。

咸阳宫阙亲眼见,不忍荆棘埋铜驼。

台前老人泪如雨,为言不独汉高祖。

古来世事无不然,稍稍功成忘险阻。

荒祠古庙名歌台,前人巳尽今人哀。

感激悲歌下台去,断碑春雨生莓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