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薛瑄的《过鹿门山》描绘了一幅深邃而宁静的山水画面。首句“西来汉水浸山根”以汉水之源起笔,暗示了山势的险峻和水源的悠远。次句“舟人云此是鹿门”,通过舟人的介绍,点出诗人所游之地为鹿门山,增加了历史与传说的韵味。
“峭壁苍苍石色古”描绘了山崖陡峭,石色古朴,展现出自然的沧桑与岁月痕迹。接着,“曲径杳杳藤萝昏”则描绘了山路蜿蜒,藤萝缠绕,营造出一种幽深迷离的氛围。
“乱峰幽谷不知数”进一步强调了山势的错综复杂,令人难以计数,引人入胜。最后两句“底是庞公栖隐处,含情一啸江风清”,诗人借庞公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借江风的清冷,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伴随着双橹急摇,诗人带着思绪离开了鹿门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鹿门山的自然景色,融入了历史人物的典故,寓情于景,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