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朱斗儿的《送人》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自然景物与情感交融的意境。
“扬子江边送玉郎”,开篇即点明地点与人物,扬子江畔,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玉郎)即将远行,诗人站在江边,目送友人离去。这一句不仅交代了送别的地点,还通过“玉郎”这一称谓,赋予了离别对象以美好的形象,为全诗定下了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
“柳丝牵挽柳条长”,紧随其后的一句,将视线转向了江边的柳树。柳树以其柔韧的枝条和绵延不绝的形态,象征着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牵挽”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柳条仿佛在深情地挽留行人的情景,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机,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柳丝挽得行人住,多向江头种两行。”最后两句,诗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柳丝似乎真的拥有了力量,不仅挽住了行人的脚步,还激发了诗人希望在江头多种下两排柳树的心愿。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象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希望友人能像这江边的柳树一样,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自然的庇护与陪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与对未来美好祝愿的交织。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明代送别诗中颇具特色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