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高篃的《春来》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的情感世界。首句“春来何处最关情”,以问句起笔,引发读者对春天最动人心弦之处的思索。接着,“一半垂杨一半莺”形象地展现了春日里杨柳依依,黄莺婉转的生动画面,传递出生机盎然的气息。
“不定晓烟空锁恨”写出了晨雾中淡淡的哀愁,仿佛将无尽的遗憾和思念凝固在空气中。而“易阑残梦惯闻声”则暗示了诗人常在梦醒时分听到鸟鸣,这声音似乎成了他无法摆脱的心头之痛。
“草飞蝴蝶愁千里”运用拟人手法,写蝴蝶因春风吹过而四处飘飞,似乎也带着无边的愁绪。夜晚,“风冷棠梨月二更”,寒风中的棠梨花与清冷月光,营造出孤寂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情感深度。
最后,“欲把相思寄流水,小楼深夜坐调笙”表达了诗人试图借流水传递相思之情的愿望,但只能独自在小楼中,深夜抚琴,寄托内心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