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翻译

口渴也不能饮盗泉水,热也不能在丑陋的树木下歇息。
恶木也有枝,志士却多苦心。
志士整理马车恭敬地遵奉君主之命,驱马将要远行。
时势所迫,饥不择食,寒不择栖。
时光已经逝去,而功业却还未建立。
高耸的云朵接岸而起,树木的枝条随风鸣叫。
在幽谷底沉思,在高山顶感慨悲伤。
乐器绷紧了的弦发不出缓弱的声音,而节操高尚的人就犹如这急弦,谈论问题常常直言不讳,常常不为君王所喜,不为世俗所容,得不到认可。
人生处世真不容易,如何才能放宽我的胸襟呢?
眷顾我耿直的情怀,与古人相比真是感到惭愧。

注释

盗泉:水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传说孔子经过盗泉,虽然口渴,但因为厌恶它的名字,没有喝这里的水。
热不息恶木阴:比喻志节高尚的人不愿意被牵连到不良的环境中去,以免影响自己的声誉。
恶木,形容难看的树。
整驾:整理马车。
肃时命:恭敬地遵奉君主之命。
杖策:拿着鞭子,指驱马而行。
“饥食”两句:这两句见乐府古辞《猛虎行》,这里反用其意,是说时势所迫,饥不择食,寒不择栖。
岁载阴:岁暮。
这里指时光已经逝去,而功业还没建立。
崇:高。
骇:起。
鸣条:树枝被风吹发出声音。
静言:沉思。
高山岑:高山顶。
亮节:节操高尚的人。
骇:起。
俯仰愧古今:与古人相比感到十分惭愧。
俯仰,低头抬头,这里表示思考。
古今,古今之人,这里是偏义词,指古人。

鉴赏

这首诗是东晋时期文学家陆机的作品,名为《猛虎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以及个人的抱负和苦心。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这两句通过拒绝喝盗泉之水、不在恶木下求阴凉,表达了诗人对品行的坚守和对不正之风的排斥。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诗人用恶木有枝来比喻,即使是不好的事物也有其存在的价值,然而志存高远的人却常常承受着许多痛苦和挫折。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这里诗人表达了要整顿心神,严肃地面对时代的使命,并且准备着手去寻求远大的理想。

接下来的几句“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通过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在物质和精神上所遭受的困顿,饥饿时甚至要冒险进食猛虎洞中的食物,寒冷中只能栖息于荒凉的野雀林中。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诗人感叹自己每天回到家中,所追求的理想和成就依然未能实现,时间在不断流逝,而自己的壮志却被世事的阴霾所笼罩。诗中的崇云和鸣条都象征着诗人的抱负和激情,即便是在风中也要发出声音。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在寂静的幽谷中发出的声音,在高峻的山岭间长啸,象征着内心的激扬与渴望;而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则形容诗人的才华和抱负虽然突出,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得到展现。

最后两句"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诗人感慨地表达了人生的艰辛和自己内心的矛盾,通过对古人的敬仰来反观自己的不足,感到一种时空交错的自责与遗憾。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志士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挣扎、苦恼以及坚持。

收录诗词(118)

陆机(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 字:士衡
  • 籍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261-303

相关古诗词

遨游出西城诗

遨游出西城,按辔循都邑。

逝物随节改,时风肃且熠。

迁化有常然,盛衰自相袭。

靡靡年时改,冉冉老已及。

行矣勉良图,使尔修名立。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赠斥丘令冯文罴诗

夙驾出东城,送子临江曲。

密席接同志,羽觞飞酃渌。

登楼望峻陂,时逝一何速。

与子别所期,耀灵缘扶木。

形式: 古风

赠纪士诗

琼环俟丰价,窈窕不自鬻。

有美峨眉子,惠音清且淑。

修姱协姝丽,华颜婉如玉。

形式: 古风

赠顾彦先诗

清夜不能寐,悲风入我轩。

立影对孤躯,哀声应苦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