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僧寺借经便大字,邻墙唤酒及新篘。
三年于此得其理,一饱已还非所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庚的《遣兴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借书、饮酒的生活情趣,以及在寺院中悟道的心境转变。
首句“僧寺借经便大字”,诗人借阅寺庙中的大字经书,既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在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与提升。次句“邻墙唤酒及新篘”,描述了诗人与邻人共享新酿美酒的情景,展现了他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接着,“三年于此得其理”,诗人经历了三年的时间,在寺庙中潜心修行,最终领悟到了某种道理或哲学思想,这表明了他内心的深刻变化和成长。最后,“一饱已还非所求”,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满足的淡泊态度,他认为吃饱饭并非他的追求目标,这反映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价值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
不详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酒经自得非多学,诗律伤严近寡恩。
田里歌呼无籍在,朝廷议论有司存。
欲罢愧决策,拟行愁索居。
人心旱魃后,旅色飓风馀。
击柝秋江夜,开帆晓雾初。
他乡仗神理,沥胆奠扶胥。
四十缁成素,清明绿胜红。
形容千虑后,门馆一贫中。
白日时时别,青芜处处同。
此生唇舌里,啼鸟暮春风。
居今行古任定祖,底事迁延亦未归。
我坐力田伤地脉,君缘搜句漏天机。
故都回首三寒食,新岁经心两湿衣。
学道一生凡几化,不因到此始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