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似闻大隐起江湖,六合烟波失钓徒。
天下英雄谁与操,江东人物既生瑜。
章邯军马关东久,刘濞金钱百粤枯。
近日晋昌车骑众,客来莫是看花无。
这首诗名为《感秋诗(其三)》,作者杨圻,属于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作品。诗人以江湖大隐的传说开篇,暗示着时局动荡,连大隐者也投身其中,原有的宁静被打破。接着,他将目光投向历史,提及了章邯的兵马在关东盘桓已久,暗示着战乱不息,而刘濞的财富也无法抵挡这种消耗。
诗人进一步感慨,即使有像周瑜这样的人物在江东崛起,也无法改变乱世格局。最后,他以晋昌地区车骑众多的场景收尾,表达了对时事的关注,同时也留有疑问:来访者是否只是来看花,而不关心世事变迁?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时局动荡的深切感受。
不详
怅卧沧江岁月催,九天露冷万年杯。
为愁落日登楼去,欲望黄河走马来。
汉将假王争自立,楚军高会总相猜。
庸知形胜非为福,一寸江山万骨灰。
中原成败已无形,倦眼愁看岳渎青。
长使南云横战垒,何时东井聚明星。
笙歌月夜开金谷,灯火楼船下洞庭。
新拜五侯兼赐第,玉津沁水旧林亭。
细语惊云汉,笙歌天际催。
共看元夜月,一上最高台。
钿响千车疾,珰明万炬来。
衣香纷莫辨,隔坐放江梅。
坐久东风里,春来病骨轻。
幽山众木秀,读书门户清。
细雨落春水,空林啼黄莺。
暮色草际来,夕岚檐下生。
高藤夜发花,月下多蜂声。
秉烛但清饮,春山生夕明。
张翰但杯酒,宁知身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