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夜泊与陈熊左分赋

洞庭叶下水增波,客子维舟近汨罗。

粤峤音书连岁绝,楚天魂梦入秋多。

霜飞雉堞哀笳发,月照芦洲旅雁过。

遥望巴陵烽火隔,荒鸡啼彻奈愁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湘阴泊船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悲凉气氛和深深的思乡之情。

首联“洞庭叶下水增波,客子维舟近汨罗”,以洞庭湖的落叶和增涨的湖水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同时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漂泊之感。接着,“客子维舟近汨罗”一句,不仅写出了诗人泊船的位置,也暗示了诗人与故乡的距离,以及内心的忧郁与思念。

颔联“粤峤音书连岁绝,楚天魂梦入秋多”,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粤峤,指的是岭南地区,这里用以指代远离家乡的异地;连岁绝,意味着多年未收到家人的音信;楚天,即湖南一带,这里借以表达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这两句通过时空的对比,强调了诗人与家乡的隔绝,以及因思念家乡而产生的梦境频繁。

颈联“霜飞雉堞哀笳发,月照芦洲旅雁过”,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霜飞雉堞,暗示着边塞的寒冷与荒凉;哀笳,即悲凉的胡笳声,增添了悲壮的色彩;月照芦洲,旅雁过,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又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漂泊。这一联通过景物的描写,将诗人的思绪与自然融为一体,强化了其情感的深度。

尾联“遥望巴陵烽火隔,荒鸡啼彻奈愁何”,以巴陵烽火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战事的担忧,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荒鸡啼彻,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内心愁苦无处诉说的叹息。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忧虑,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08)

岑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湘潭晚春寄耒阳胡使君

花落鹃啼日欲曛,白蘋洲畔怅离群。

东风绿遍章台柳,夜雨寒生梦泽云。

避地小陵犹寄食,依人王粲谩从军。

春深塞雁皆还北,书札何因报使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中湘寒食

杜宇声残换物华,断魂原不为思家。

不堪逆旅逢寒食,况复愁中对落花。

沅浦有怀捐佩玦,楚歌无调变龙蛟。

朱弦欲抚难成曲,水咽临湘起暮笳。

形式: 七言律诗

中湘除夕同陈熊左

雨雪潇潇鬓易疏,天涯流落过居诸。

三湘两度逢除夕,溟海经年不寄书。

酒歇夜深毛褐短,更阑灯尽纸窗虚。

明朝詹尹开龟策,握粟同君问卜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偶成

骏骨千金事已遥,高台无复望燕昭。

频年夹寨师将老,几处敖仓米渐消。

每向齐庭愁鼓瑟,暂从吴市学吹箫。

何须极目思乡国,王粲忧多不易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