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年不入市,一饮复何愁。
秘箓时堪展,华簪久已投。
只有归田赋,钿无问舍谋。
营营怜俗子,得失尽成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态度与心境。诗人以“十年不入市”开篇,展现其远离尘嚣、遁世归隐的生活状态。接着,“一饮复何愁”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即使偶尔饮酒,也无需忧虑。通过“秘箓时堪展,华簪久已投”,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然,将珍贵的秘籍偶尔展阅,而昔日的华丽官职早已抛诸脑后。
“只有归田赋,钿无问舍谋”两句,诗人引用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典故,强调自己回归田园的心愿,不再为住所之事操心,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欲望的摒弃。“营营怜俗子,得失尽成忧”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之人汲汲于名利、患得患失的同情与反思,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隐士与世俗之人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不详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字许门生问,诗从海上求。
养真人伴鹤,寄傲屋如舟。
得丧惊蕉梦,荣华觉梗浮。
邑中有耆旧,应使俗回偷。
皂帽栖迟日,掩扉方灌园。
岂知绣斧客,还过雀罗门。
丝茧东南急,羽书边徼繁。
忧时在君辈,野老复何言。
之子从王事,秋江晓问津。
泛舟千里役,行箧一官贫。
淮海雄畿服,瑶琨贡国珍。
圣明如有问,正可绘流民。
幕下绣鞍来,滹沱冰未开。
股肱称大郡,帷幄选名才。
雁起分秦塞,雀栖辨魏台。
云山自可乐,况得庾公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