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游五台

浮云心迹应无住,腊月逾淮上五台。

宝地近临天界上,佛香遥度雁门来。

山中别友惟留偈,雪里逢人只寄梅。

此去安禅高绝处,旧游知不忆天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前往五台山修行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联“浮云心迹应无住,腊月逾淮上五台”以浮云象征僧人心境的飘逸与自由,腊月时节越过淮河前往五台山,既展现了僧人坚定的意志,也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孤独。

颔联“宝地近临天界上,佛香遥度雁门来”将五台山描绘为接近天界的神圣之地,佛香从遥远的雁门传来,不仅增添了宗教氛围,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颈联“山中别友惟留偈,雪里逢人只寄梅”则通过僧人在山中与朋友分别时仅留下偈语,以及在雪中遇见他人时只寄予梅花的情节,展现了僧人的简朴生活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尾联“此去安禅高绝处,旧游知不忆天台”表达了僧人前往五台山修行的决心和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同时也暗示了他将远离尘世,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旅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精神内涵,以及诗人对僧人高尚品质的赞美。

收录诗词(6)

郑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伏波祠怀古

荒祠衰草已凄然,犹有邦人话往年。

铜鼓苔生秋雨后,宫墙花落夕阳边。

竹书早著平蛮策,沙井空馀饮马泉。

词客经过休感慨,云台麟阁总寒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中秋文闱宴集

盛时属文运,俊乂期登庸。

三载荐多士,四方罗文雄。

眷兹九秋半,气候何空濛。

婵娟出东岭,浮云敛层空。

闱棘今夕会,折桂此时同。

华堂入夜开,展席来相从。

流辉照尊俎,微寒薄帘栊。

柏台共济济,薇垣独雍雍。

主醉乐且多,宾回兴未穷。

揽衣望霄汉,烱烱明光宫。

人坐辨天上,鸟飞疑镜中。

合并不尽欢,佳期谅难逢。

洗杯濯清沼,移榻当修桐。

倒倾殊未已,所思悟其终。

徘徊一分手,千里入飞蓬。

飘飖望南陌,别过东城钟。

形式: 古风

古意

湘江江上楼,有妇弹箜篌。

试弦一再弹,迟迟声且柔。

情繁指转急,曲长心难收。

一曲未及终,泪下如迸流。

忆昔始学时,昼夜为淹留。

拟将知音托,百年叙绸缪。

谁谓知音者,如何事远游。

朱颜能几度,青阳倏五周。

遗谱不复理,疏弦已终投。

所思在天涯,望望江上舟。

东风昨夜至,春光满汀洲。

强整昔时欢,徒增今日愁。

愿因东风翔,吹落古交州。

夫婿马上回,闻之应白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按察使周志新之浙江

钱塘古雄藩,川陆走四方。

第宅富而丽,士庶材且良。

戎卫夹郡县,簿书垂箧筐。

翼翼风纪重,独立振宏纲。

夫子南海彦,早登君子堂。

金石棘寺评,冠冕柏台行。

绣衣明旭日,玉节严秋霜。

仪表动朝著,丹凤鸣高冈。

滇池万里道,揽辔夷獠乡。

坐见岁月间,化弦日以张。

再莅东南政,才高行弥臧。

致远识骐骥,蟠根别干将。

郁郁吴山秀,汤汤秀水长。

令闻与之俱,千载期不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