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汾江寄山中诸子

故山在何处,乃在白云端。

今夜孤舟宿,方知海气寒。

潮声欹枕听,月色隔船看。

此际谁堪语,持归寄所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乘舟出发,前往汾江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首句“故山在何处,乃在白云端”以问句形式开篇,将读者的思绪引向远方,仿佛那遥远的故乡,就隐藏在云雾缭绕的山巅。接下来,“今夜孤舟宿,方知海气寒”则通过描述夜晚独自停泊在船上,感受到海风的寒冷,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独与凄清。

“潮声欹枕听,月色隔船看”两句,细腻地描绘了诗人静夜中的听觉和视觉体验。听着潮水拍打岸边的声音,他侧卧在船舱里,感受着大自然的韵律;而月光透过船舷,洒在海面上,形成一片银白,他隔着船身,欣赏着这如画的景色。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淡泊心境。

最后一句“此际谁堪语,持归寄所欢”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分享的心情。在这样宁静而又壮丽的夜晚,他想找人倾诉这份感受,但又意识到,能够理解并分享这种心情的人,或许只有那些与他有着相同情怀的朋友。于是,他决定将这份情感带回家,寄给那些知音,期待与他们共享这份美好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情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陶握山还山喜赠

梦想所不到,见时仍梦中。

可怜双鬓改,只有寸心同。

无足为君道,前尘过眼空。

故山茅屋在,归兴复何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野人

野人有真性,对客不通名。

赤脚驱黄犊,山田事耦耕。

桑麻存古道,水石足平生。

我欲同沮溺,终身免到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晚发石龙

昨枉故人信,无端事远游。

山城何日到,江水正东流。

身老难为客,心閒易觉秋。

最怜今夜月,孤棹别罗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晚泊赤岭

残日还归海,馀光更上天。

中流千嶂合,断岸一镫悬。

旧路成生路,前船是后船。

客心无可道,回首但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