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泉翁邵尚书点易台二首(其二)

古今灵异此山川,远海高丘一望前。

煦煦阳和随意领,玄玄太极妙心传。

松阴三尺焚香石,花底千寻滴露泉。

何处道人来倚杖,海天亭畔和瑶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对道家哲学的深思。首句“古今灵异此山川”开篇即以“灵异”二字点出山川之独特,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古老。接着“远海高丘一望前”则通过广阔的视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宏观把握。

“煦煦阳和随意领,玄玄太极妙心传”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温暖的阳光与深奥的太极哲学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和谐共生的理解,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松阴三尺焚香石,花底千寻滴露泉”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松树下的焚香石与花丛中滴落的露水泉,既体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内心的净化与宁静。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最后,“何处道人来倚杖,海天亭畔和瑶篇”以问句的形式收尾,引人遐想。似乎有一位道人在此处静静地思考,与自然和谐共处,或许在吟诵着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诗歌。这一句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哲学思想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精神世界和谐统一的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与天地同呼吸的生活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34)

钱月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龚守诚社长水北山庄作会

好事常开水北堂,柳阴曲曲两三行。

时来唤渡投吟社,每共看山坐石床。

乌角风情归锦里,黄花篱落傲柴桑。

咏歌半是投簪客,韦布相辉锦绣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乡村访友

乱鸦枯木夕阳村,野客寻诗远到门。

石径逗烟茶正熟,地炉连榻酒重温。

寒泉写意琴三尺,午夜论心月半痕。

一别忽经三十载,喜君生子又生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至日

群阴剥尽见天开,一脉阳和地底回。

已见闭关敦古礼,又从嘘管试飞灰。

饱飧不自知年歉,喜节还应畏老莱。

改岁春风知不远,故将消息问寒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吟仙阁初成志喜

碧树遥连海上峰,朗吟仙子旧相逢。

银潢倒影天街近,玉屑浮香露气浓。

一笛落梅飞逸响,五弦流水寄遐踪。

钩帘独倚西阑暮,云在青山鹤在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