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过寒山复返支硎

疏林霏夕霭,古寺滴寒泉。

笏立疑无路,峰回别有天。

野茶花点雪,密竹翠含烟。

欲借招提宿,飘然意若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林画卷。首句“疏林霏夕霭”,以“疏林”与“夕霭”相映,营造出傍晚时分林间轻雾缭绕的朦胧美。次句“古寺滴寒泉”,将古寺置于寒泉之中,更添了几分清冷与古朴之感。

接着,“笏立疑无路,峰回别有天”,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转折,将山峰比作笏板,暗示在看似无路可走的地方,却突然峰回路转,展现出山中别有洞天的奇景。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人生的哲理,即在困境中往往蕴藏着转机。

“野茶花点雪,密竹翠含烟”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与层次。野茶花点缀于雪中,既展现了冬日的清新与生机,又为寒冷的环境增添了一抹暖色。密竹在烟雾中显得更加翠绿,仿佛整个山林都被一层薄烟所笼罩,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

最后,“欲借招提宿,飘然意若仙”,表达了诗人想要在寺庙中借宿的愿望,以及由此产生的超脱尘世、飘然若仙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心灵归宿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林晚景图,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1)

朱上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中峰登水明楼

闲寻松下径,更上水明楼。

空翠诸峰滴,寒泉众壑流。

风生丛竹响,雨霁白云收。

拟托东林社,常从慧远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戏马台怀古

一掬英雄泪,犹传戏马台。

锦衣才故里,红粉倏飞灰。

百战驱秦暴,诸生为鲁哀。

此间近芒砀,云气未曾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舟晚

日日征桡傍水滨,离家渐远梦无因。

乡心只对江南岸,隐隐秋山白屋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薄醉有寄

小槛积春阴,闲庭半藓侵。

养花云过厚,藏蝶叶偏深。

莫易山香舞,须怜庄舄吟。

伴人双语燕,可一寄归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