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净人奉辟支佛牙求度

错认缘生不自知,退牙今属弁沙弥。

若还祖弁有灵骨,选得僧成莫学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弁净人奉辟支佛牙求度》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邃的哲理,探讨了对佛法的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首句“错认缘生不自知”,以“错认缘生”为切入点,指出人们往往在认识事物时陷入错误的认知,未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与因果关系。这里的“缘生”指的是佛教中关于万事万物皆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观点,强调一切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而非孤立存在的。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世人未能深刻理解这一哲学观点的感慨。

次句“退牙今属弁沙弥”,将“退牙”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为“弁沙弥”的象征。在佛教中,“沙弥”是出家修行者的初级阶段,代表着初入佛门、尚未完全剃度的僧侣。这里的“退牙”可能隐喻着某种放弃或退缩的行为,与上一句形成对比,暗示即使在初步阶段,也有人未能坚持正确的修行道路,或是对佛法的理解有所偏差。

后两句“若还祖弁有灵骨,选得僧成莫学伊”,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假设如果祖师(即佛教中的高僧大德)的遗骨(“灵骨”)还能指导修行,那么选择成为僧侣的人应当避免走那些错误的道路。“莫学伊”则直接指出了对那些偏离正道行为的否定态度。这两句不仅强调了正确修行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对传统智慧和先贤教诲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探讨了在追求佛法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误解和偏见,坚持正确的修行路径。它既是对个人修行的警示,也是对整个佛教社群的提醒,强调了深入理解和实践佛法的必要性。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圆正法语后

三禅天上火星飞,大地山河靡孑遗。

坏底话头谁领解,小留铁脊镇坤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顽极

计较思量未发机,风尘草动百般疑。

四棱塌地羞前事,烂了虚空也听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示如石上人

直须办得身如石,一线开时石不如。

自解点头须自肯,待他人肯费分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方上人上蒋山兼寄痴绝顽石

辟初错向诸方求,那堪同来打爷州。

只今又入钟阜去,从错至错无时瘳。

待欲商评者两错,只有知非无肯诺。

痴叟顽翁旧同梦,知我从来无鼻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