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郑孝胥所作,题为《海棠盛开与稚辛似斋二弟同赋四首(其三)》。诗人以燕郊春游为背景,描绘了海棠花开的盛景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首句“燕郊东出记寻芳”点明了诗人出行的目的,意在寻找春天的美景。接下来,“流水游龙赴道场”运用比喻,将流水比作游龙,形象地展现了流水在春天中的灵动与活力,仿佛在奔赴一场自然的盛会。
“沈醉春风围日气”描绘了诗人沉浸在春风之中,感受着温暖的日光和繁花似锦的景象,这里的“沈醉”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和沉醉。而“断红人面拥花光”则通过“断红”和“人面”来衬托海棠花的娇艳,以及诗人与友人共赏花光的欢乐场景。
“髫年尘梦频弹指”回忆起少年时代的尘世梦境,时光荏苒,转瞬即逝,暗示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宦况江城独绕廊”则表达了诗人身处官场的孤独,只能独自在江城的廊下漫步,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之情。
最后两句“几树如云俄似雪,暗中谁信送堂堂”以生动的比喻收尾,形容海棠花从繁花如云到洁白如雪的变化,暗喻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莫测。同时,这“堂堂”二字也寓含了诗人对繁华落尽后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际遇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