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在上元节前二日,于万寿山举行的一场盛大的宴会,宴请亲藩及各部回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隆重与奢华。
首句“万寿山光隔岁看”,以万寿山的光辉象征着永恒与尊贵,仿佛隔年就能感受到其辉煌,表达了对山的景仰之情。接着,“初韶行庆驻鸣銮”描绘了在春天的开始,庆祝活动正在进行,銮驾停驻,场面庄重而热烈。
“朱琴仪凤调伶史,翠釜供羊出大官”两句,通过乐器和美食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高雅与丰盛。朱红的琴声悠扬,如同仪凤般美妙;翠绿的釜中煮着羊肉,出自大官之手,寓意着盛宴的精心准备与尊贵。
“诗孰蔡襄咏嘉祐,节同景德宴蒲端”则将这场宴会与历史上的盛世相提并论,蔡襄的诗歌赞美嘉祐之治,而此宴的节庆与景德年间宴请蒲端王的盛况相似,表达了对当前盛世的颂扬。
最后,“何期戎索兹开拓,敬保金瓯永乂安”两句,表达了对国家疆域开拓的喜悦,以及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祝愿。诗人期望在开拓疆土的同时,能够保持国家的稳定与繁荣,让金瓯(象征国家)永远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宴会的盛大与奢华,更蕴含了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