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台湾(其二)

金钱卅兆买辽回,一岛如何付劫灰。

强谓弹丸等瓯脱,却教锁钥委尘埃。

伤心地竟和戎割,太息门因揖盗开。

聚铁可怜真铸错,天时人事两难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吊台湾(其二)》,是清代诗人陈季同所作。诗中以台湾被割让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这一历史悲剧的深切感慨与反思。

首联“金钱卅兆买辽回,一岛如何付劫灰。”以夸张的手法,将台湾的割让比作用巨额财富换取辽东,而一个小小的岛屿却在战火中化为焦土,形象地描绘了台湾被割让的悲惨命运。

颔联“强谓弹丸等瓯脱,却教锁钥委尘埃。”进一步阐述了台湾虽小却战略地位重要,却被轻易放弃,如同一把锁钥沉入尘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暗含对当时政府决策的质疑与批评。

颈联“伤心地竟和戎割,太息门因揖盗开。”表达了诗人对台湾被割让这一历史事件的痛心疾首,同时也对门户洞开、国门被侵略者打开表示了深深的叹息,体现了对国家主权丧失的哀伤之情。

尾联“聚铁可怜真铸错,天时人事两难猜。”以“聚铁”比喻铁血政策,讽刺了错误的决策导致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同时感叹于天时与人事的复杂难测,暗示了历史的不可逆性和决策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台湾割让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强烈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命运和历史进程的忧虑与反思。

收录诗词(4)

陈季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台湾(其三)

鲸鲵吞噬到鲲身,渔父蹒跚许问津。

莫保屏藩空守旧,顿忘唇齿藉维新。

江山触目囚同泣,桑梓伤心鬼与邻。

寄语赤崁诸故老,海桑历劫亦前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吊台湾(其四)

台阳非复旧衣冠,从此威仪失汉官。

壶峤居然成弱水,海天何计挽狂澜。

谁云名下无虚士,不信军中有一韩。

绝好湖山今已矣,故乡遥望泪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友竹仁兄六十荣寿赋此志祝

新词为报杖乡时,儒雅风流信有之。

松柏后凋留劲节,梅花初放见清姿。

且凭岁月增诗卷,莫感沧桑到酒卮。

料识辋川风景好,称觞我愧阻天涯。

林下优游却羡君,当年逸少况能文。

青箱世业高门在,白发穷经一席分。

野鹤閒云原自适,凤毛麟趾更空群。

眼前莫叹韶光老,应有中书总右军。

形式: 古风

秦始皇

失鹿中原大有因,独夫尽法已无民。

男儿生便为刘项,莫想桃源去避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