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名为《杨白花》。诗中以杨白花为喻,描绘了宫中美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情书断绝、音讯渺茫而产生的孤独与失落感。杨白花象征着短暂而易逝的美好事物,与美人对情人的期盼形成对比,凸显了情感的无奈与哀愁。
“杨白花,如雪色。” 开篇以杨白花的洁白比喻,营造出纯净而又稍显凄凉的氛围。“有心向江南,无意还江北。” 这两句通过对比两地,表达了美人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同时暗示了情人可能身处遥远的江南,而自己却无法跨越时空的限制,回到江北与之团聚。
“宫中美人望汝归,鱼雁不来音信稀。” 描述了美人对情人的殷切期待,以及因通信不畅而导致的担忧和焦虑。“化为流萍何所依,坐令庭树无光辉。” 这里将美人的情感比作漂泊不定的浮萍,无所依靠,同时也暗指美人内心的黯淡,如同失去了光彩的庭树,生动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最后,“杨白花,一再歌,青春暮兮其奈何。” 以杨白花的反复歌唱,象征着美人对爱情的执着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青春易逝,爱情终将消逝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情的描绘,展现了爱情中的美好与遗憾,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