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

愁蹙眉端并两峰,形容枯槁更龙钟。

可怜彩服翻成布,宁效囊锥立见锋。

臣子涓埃何补报,君亲天地有包容。

生平志愿何时了,能不忧心重有忡。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代程通的诗《和韵》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内心忧虑的人物形象。首句“愁蹙眉端并两峰”,通过描绘眉头紧锁如双峰耸立,展现出人物内心的沉重忧虑。接着,“形容枯槁更龙钟”进一步刻画出诗人憔悴衰老的状态,暗示其身心疲惫。

“可怜彩服翻成布”,这里的“彩服”原本象征着荣耀与尊贵,但如今却变成了朴素的布衣,寓言了主人公地位的衰落,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哀。诗人不愿像“囊锥”那样锋芒毕露,宁愿保持低调,暗含对现实的妥协和自我反思。

“臣子涓埃何补报”,表达了诗人作为臣子,觉得自己微小的贡献难以报答国家和君主的恩情,流露出深深的愧疚和责任感。然而,“君亲天地有包容”,又暗示了天高地厚,个人的付出或许无法完全回报,只能寄希望于天地的宽广胸怀。

最后两句“生平志愿何时了,能不忧心重有忡”,直抒胸臆,诗人感叹一生的理想和抱负何时才能实现,不禁再次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沉思和无奈。

收录诗词(224)

程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述

闾山苍翠挺双峰,王气相交秀气钟。

一水东流环若带,五台西拱削如锋。

乃知王业真天造,况喜君恩更海容。

惭愧小臣今去国,可胜忻感与忧忡。

形式: 七言律诗

次稚周岁

去年奔道路,今日奉衰麻。

生汝一周至,感予三叹嗟。

桑弧先见志,诗礼可承家。

唯愿早成立,贤能胜阿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次诸公见赠诗韵(其一)

忠孝男儿合两图,如何欲进又踟蹰。

王来海上初开国,亲在江南久倚闾。

宣力几曾能汗马,报恩万不及慈乌。

几回终夜空长叹,似觉中心半负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次诸公见赠诗韵(其二)

友谊如公世亦稀,久交那忍遽相离。

袂当分处情偏恋,马欲前时思愈迟。

本拟雪松坚晚操,奈何风木动秋悲。

深知不尽绸缪意,定计青云作后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