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偶作四首(其三)

盆卉吐芳葩,气转阳和新。

匼匝屏风开,嶙峋兽炭焚。

缕缕篆纹斜,一室蔼如春。

却忆闾阎间,比户窭且贫。

龙堆虽罢战,尚有长戍人。

譬彼婴儿啼,父母宁忍闻。

念此展转愁,丙夜忧思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冬夜中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与忧虑。首先,诗的前半部分通过“盆卉吐芳葩”、“气转阳和新”等句,以生机勃勃的盆栽花卉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暗示着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与生命的活力。接着,“匼匝屏风开,嶙峋兽炭焚”描绘了室内温暖舒适的场景,通过炉火的燃烧,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充满希望的氛围。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表面的安宁之中,而是转向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缕缕篆纹斜,一室蔼如春”看似赞美室内环境的舒适,实则暗含对比,引出后文对社会不公的感慨。诗人提到“却忆闾阎间,比户窭且贫”,直接揭示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以及普通百姓在严冬中的艰难生活。

进一步地,诗人将个人的忧虑扩展到更广阔的层面,提到了战争后的社会问题——“龙堆虽罢战,尚有长戍人”。这里,“龙堆”借指战场,暗示战争虽然结束,但仍有士兵长期驻守,饱受离乡背井之苦。这种对战争遗留问题的关注,体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

最后,诗人以“譬彼婴儿啼,父母宁忍闻”为喻,表达了对社会底层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与无奈。他们如同婴儿般无助地哭泣,作为父母(即社会)怎能忍心听闻?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同情,更是对整个社会制度的反思与批判。

“念此展转愁,丙夜忧思频”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夜不能寐,思绪万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与人性悲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夜偶作四首(其四)

昔爱冬夜长,随意消清福。

今苦冬日短,剪檠批奏牍。

稍暇兀然坐,诗兴亦局速。

岂无玩好资,足娱耳与目。

开编对圣贤,祗觉增惭恧。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腊八日雪

一夜同云布,凌晨散玉花。

最宜逢腊日,顿觉助年华。

麦垄从添润,梅村欲放葩。

所欣占岁稔,不为藉烹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新正二日召集群臣於乾清宫赋柏梁体诗朕既首倡又成七言一章

泰交堂陛列鸳联,日暖彤墀淑景鲜。

祗以赓歌鸣喜起,非誇宴乐沸丝弦。

觞浮柏叶添吟兴,笔洒琼华映绮筵。

更庆元正飘六出,又增新瑞纪瑶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钱选孤山图即用其韵

霅溪古笔得天随,能画能传画里诗。

谁道逋翁句难续,依然疏影暗香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