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除夜

扰扰今何夕,天涯习俗同。

发稀霜后草,身逐夜来鸿。

日赩山云外,潮昏海气东。

那知联榻地,亦有佛灯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身处天涯,与他乡习俗相融的情景。首句“扰扰今何夕”以问句形式开篇,点明时间的特殊性——除夕之夜,生活繁忙而混乱,引人深思。接着,“天涯习俗同”一句转折,表达出尽管身处异乡,但传统习俗却能跨越地域界限,带给人们共同的情感体验。

“发稀霜后草,身逐夜来鸿”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的景象,如同霜后草的稀疏,又似随夜鸿南迁的身世飘零。这里不仅写出了个人的沧桑感,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日赩山云外,潮昏海气东”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通过“日赩”(日光闪耀)与“潮昏”(潮水退去后的昏暗)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昼夜更替、潮汐起伏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起落沉浮。

最后,“那知联榻地,亦有佛灯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深处的寄托与追求。在除夕之夜,无论是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来自内心的平静与温暖,仿佛在喧嚣的世界之外,有一盏佛灯照亮了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传统节日情感的细腻捕捉,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0)

通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寒食

怀归春欲尽,忽忽又清明。

柳暗游人路,花深带甲城。

江帆宁我待,石濑几时平。

何物禁愁得,林莺啭晚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同周青士项东井徐敬可过倦圃五首录二用少陵重游何氏山林韵时公备兵云中(其一)

旧识穿林径,重寻故壁书。

一溪平曲槛,万竹莽精庐。

果熟呼苍鼠,风晴跳白鱼。

边鸿多近信,强半慰离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同周青士项东井徐敬可过倦圃五首录二用少陵重游何氏山林韵时公备兵云中(其二)

兴发伤头白,蹉跎恧问年。

强能骄杖履,未敢失林泉。

里社虚军垒,人烟瘦郭田。

但令吾意适,百感莫纷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怀鹤江客燕邸

春林尚记晚香中,短棹频呼野渡东。

别泪吴亭斜夜月,旅琴燕市渺秋蓬。

谁传兵外加餐字,醉恼霜前过枕鸿。

容易风尘销肮脏,侯门少为布衣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