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叹

谁为戎首起边功,万里生灵一掷中。

天为忧之连作雨,人无识者骤歌风。

所期辟地今城守,不善因粮却火攻。

古道君师意深远,改弦端的奏肤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是谁首先挑起了边疆的战事,无数生命如同赌博般投入其中。
上天似乎因忧虑而连续降雨,人们却无人理解,只知盲目歌唱风的变幻。
期待的是开辟新的土地,坚守城池,不采取因循守旧的战术,而是善于利用资源以防火攻。
古人的道路和领袖们的深意深远,改变策略是为了公正无私的目标。

注释

戎首:指战争的发起者。
生灵:指百姓,生命。
忧之:对战事的忧虑。
骤歌风:比喻人们盲目应对变化。
辟地:开拓新的领土。
因粮却火攻:利用敌方粮食供应不足来避免火攻。
古道:古代的智慧或原则。
改弦:改变策略或方法。
奏肤公:公开公正地行事。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久雨叹》,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战争起因的反思和对战局的忧虑。首句“谁为戎首起边功”质问战争的源头,暗示了对挑起战事者的质疑;“万里生灵一掷中”则描绘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巨大牺牲。

接下来,“天为忧之连作雨”以自然现象象征战乱带来的阴霾,表达了诗人对天灾人祸交织的深深忧虑。“人无识者骤歌风”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对战争盲目乐观或无奈的心态。诗人希望“所期辟地今城守”,强调防守的重要性,反对轻率的进攻策略。

最后两句“古道君师意深远,改弦端的奏肤公”表达了对明智领导的期待,希望领导者能改变策略,采取更为深思熟虑且公正的决策。整首诗通过雨的意象,寓言般地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期盼。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子山见和去年湖庄春晚诗仍次前韵

笔砚论交半百年,中间摇落更临边。

寻盟花木春犹在,结友松筠晚益坚。

雪霁万峰开紫翠,江空一水恣回旋。

何时共我湖庄乐,醒后吟诗醉后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子敬见和食雪诗仍次前韵

色如姑射未全真,消得新诗脍炙人。

冰不待藏须洁齿,冻何须解要濡唇。

烹茶尚有齑盐味,食檗难誇曲米春。

剩欲清凉非内热,不应宴赏羡诸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子敬作诗已久不以见示忽出一卷共有四十字乃相陪避暑三峡桥之作戏次其韵

乃有诗如此,清新思涌泉。

夤缘尘外景,发露性中天。

旧事惊陈迹,新功喜盛年。

当流攲枕处,醒得困时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中秋后一夕独卧月台

分得秋容半,添来爽气深。

静中无挂碍,此处好登临。

老景当风卧,平生爱月心。

几回乌鹊动,晓色上平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