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庆春宫》由清代词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思妇独守空房的凄美画面。
开篇“豆蔻梢头,丁香枝上,撩人一片春光”,以豆蔻和丁香的盛开,渲染出春日的生机与美好,却在“撩人”二字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哀愁。接着“懒绣文鸳,闲听百舌,猛添旧日愁肠”,通过女子的慵懒与百无聊赖,进一步加深了这份愁绪。她懒于绣制鸳鸯图案,只是静静地听着百舌鸟的鸣叫,这看似寻常的举动背后,实则蕴含着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
“章台杨柳,东风暖、袅袅初长”,借景抒情,以杨柳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象征着女子青春的消逝。而“红颜夫婿,远戍功名,空老沙场”一句,直接点明了女子思念的对象——远在他方为国效力的丈夫,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战争的无奈。
“金闺花貌堪伤。锦帐三年,玉箸千行”,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与煎熬,三年的相思之苦,如同泪水般流淌不息。接下来,“碧海银蟾,雕梁紫燕,春宵同守空房”,以碧海、银蟾、紫燕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强调了女子与丈夫虽身处同一屋檐下,却如同隔绝一般,无法共享春宵的美好。
最后,“鱼书雁帛,封题了、知有谁将。萋萋芳草,连天远近,直到渔阳”,通过鱼书雁帛的比喻,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担忧。而“萋萋芳草,连天远近,直到渔阳”一句,则以辽阔的景象,象征着思念的深远与无尽,直至遥远的边疆。
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与女子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孤独、思念与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