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大宁书僧舍西楹

村外重冈护,原头怪石蹲。

水声来树杪,花影上山根。

寺古残碑蚀,僧贫破衲存。

俗尘消不得,何用访柴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乡村景象。首联“村外重冈护,原头怪石蹲”,以重叠的山冈和蹲踞的怪石勾勒出村庄外围的自然风貌,既显山势的险峻,又添了几分神秘感。颔联“水声来树杪,花影上山根”,则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水声与花影交织的生动画面,仿佛能听到潺潺流水,看到花朵轻盈地在山脚下投下斑驳的影子。

颈联“寺古残碑蚀,僧贫破衲存”,转而描绘了寺庙的沧桑与僧人的清贫,古寺历经岁月侵蚀,仅存残碑,僧人生活简朴,衣着破旧,却依然坚守着内心的信仰与修行。这一联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坚韧与淡泊,也反映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深刻同情与敬仰。

尾联“俗尘消不得,何用访柴门”,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厌倦与逃避,以及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他似乎在说,无需刻意去寻找隐居的柴门,因为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寺庙景象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佛教精神的崇敬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71)

傅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霜落后议游葛洪山答问

傍花春日趣,未必胜秋吟。

霜落水清浅,木凋山静深。

淡容存老菊,爽籁得禅林。

空谷经行处,幽怀更不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王司训之闽中

重领除书下玉京,一尊相对不胜情。

师儒有道官非冷,案牍无劳梦亦清。

榕树翠含山店雨,荔枝香喷海天晴。

知君定有苏湖教,倾耳南闽听铎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晚菊

千红万紫竞芳菲,何事黄花独放迟。

中谷英英零露质,东篱采采傲霜姿。

就荒曾入渊明赋,已老还怜子美诗。

不是春风故相妒,寒香自与晚秋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同学知友

十年芹泮喜相知,一别今成两地思。

宾馆空悬徐孺榻,暮云常忆杜陵诗。

泚毫梁苑真惭拙,抱玉荆山莫叹迟。

圣代登贤隆往古,秋风蟾桂有高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