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擘蟹醉题

半壳含黄,双螯擘紫,风流浑是芦花。

江头秋老,谁了酒生涯。

玉质金相如许,怎消受、明月寒沙。

橙香也,不闲左手,除是付诗家。

草泥,行郭索,横戈曾怒,张翰浮夸。

笑鲈鱼虽好,风味争些。

醉嚼霜前松雪,江湖梦、不枉归槎。

停杯问,余其负腹,是腹负余耶。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麻]韵

翻译

半个贝壳里藏着黄色的肉,两只大钳子夹着紫色的食物,这种风流韵事全都是芦花带来的。
秋天已在江边深沉,谁能终结这饮酒的生活。
如此珍贵的玉质和金色的外表,怎能承受明亮月光下的寒冷沙滩。
橙子的香气,也不闲着,除非被诗人捕捉入诗。
在草地上行走,手持武器,曾经愤怒挥戈,像张翰那样夸张。
即使是鲈鱼的美味,又能比得上多少呢?
在霜降前品尝松雪,即使在江湖漂泊,这样的梦想也不算虚度。
停下酒杯,我问自己,是我辜负了肚子,还是肚子辜负了我?

注释

半壳:指半个贝壳。
黄:指贝类的内脏。
擘:掰开。
芦花:象征清雅之景。
生涯:生活,生涯。
玉质金相:形容珍贵的外表。
明月寒沙:寒冷的夜晚和月光。
橙香:橙子的香气。
草泥:草地上的泥土。
郭索:行走的样子。
鲈鱼:古代文人常用来寄托隐逸之情的鱼。
江湖梦:泛指在外的游历和理想。
归槎:回归的木筏,代指回家。
负腹:辜负肚子,也可理解为肚子饿。

鉴赏

这首诗名为《满庭芳·擘蟹醉题》,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方岳之手。诗中融合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句“半壳含黄,双螯擘紫”,生动地勾勒出蟹(一种水生动物)的形态特征,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把握住蟹的鲜明特点。其后的“风流浑是芦花”则将自然景象与蟹的形象相结合,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江头秋老,谁了酒生涯”,诗人借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一种寂寞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饮酒解愁的情怀。随后的“玉质金相如许,怎消受、明月寒沙”则是对月光下的清冷感觉的一种描写,通过对比来强调了这种美好的自然景象与人的悲欢离合的反差。

“橙香也, 不闲左手,除是付诗家”,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将自己对生活、自然的感悟和情感通过诗歌传达出去的情怀。接下来的“草泥,行郭索,横戈曾怒,张翰浮夸”则是一种历史的回响,让读者感受到一段时间的长河中英雄辈出的壮阔。

“笑鲈鱼虽好,风味争些”,诗人在此抒发了对美食的享受与生活情趣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最后,“醉嚼霜前松雪,江湖梦、不枉归槎。停杯问,余其负腹,是腹负余耶”,则是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满足与自得其乐,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回响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瑞鹤仙(其二)寿宋倅七月二十三日

中元才过节。正宇宙澄清,一天寒碧。凉飙动秋色。

算佳辰恰是,下弦当日。天生俊杰。

富文才、瑰奇挺特。

看葱葱,和气薰城,共庆武夷仙伯。难得。

钓鳌连六,虎榜登名,新题淡墨。从容莲幕。

游花县,无邀隔。

纵风流别驾,难淹紫诏,行对天颜咫尺。

更堪夸,萱草长春,红衣交列。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瑞鹤仙(其一)寿丘提刑岁十二月二十有九日,实维

一年寒尽也。问秦沙、梅放未也。幽寻者谁也。

有何郎佳约,岁云除也。南枝暖也。

正同云、商量雪也。

喜东皇,一转洪钧,依旧春风中也。香也。

骚情酿就,书味熏成,这些情也。玉堂深也。

莫道年华归也。

是循环、三百六旬六日,生意无穷已也。

但丁宁,留取微酸,调商鼎也。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瑞鹧鸪

中元过后恰三朝。因甚庭闱喜气飘。

李谪若非当此夕,申生应是在今宵。

满斟绿醑歌檀口,慢拍红牙舞柳腰。

富贵荣华谁得似,祝公千岁乐逍遥。

形式: 词牌: 瑞鹧鸪

虞美人.见梅

鸥清眠醉晴溪月。几梦寒蓑雪。断桥篱落带人家。

枝北枝南初著、两三花。曾于春底横孤艇。

香似诗能冷。娟娟玉立载归壶。

渺渺愁予肯入、楚骚无。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