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病起乌藤强自扶,三三径里晓晴初。
莺声只在花梢近,行去行来不见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田园风光。诗人在初夏之际,刚从病中恢复过来,用乌藤作拐杖自行扶持,这个细节传递出一种虚弱但坚强不屈的情感。三三径里,即是曲折小路上,三三两两的步履声中透露出一种悠闲和宁静。晓晴初,则是描绘了清晨的天气,阳光初照,春意盎然。
莺歌燕舞,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显得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感受和深厚情感。这不仅仅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触动。花梢近,则更增添了一份温馨与亲昵之感。
最后一句“行去行来不见渠”,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超然。在他眼中,虽有行走的人影,却如同虚幻,不见真实的河流。这里的“渠”字,或许并非仅指河流,而是比喻着生命中的某种缺失或不真实的东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低枝碧李压人头,过雨黄梅满道周。
红日漏云初试暑,绿阴酣露已偷秋。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春旱愁人是去年,如今说著尚心酸。
篙师莫遣船迟著,见说苏州好牡丹。
晨炊只煮野蔬汤,更拣鲜鱼买一双。
病眼未能禁晓日,西窗莫闭闭东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