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送刘光禄不及诗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面对着江中的小洲,依依不忍离去;站在这江边的渡口遥望着远去的船只。
随着朋友的船渐行渐远,那船桨摇动的声音听不到了;那船上的大帆也渐渐与云彩接近。
会看朋友船听过的地方,只有几只小鸟;再看那离亭中,为朋友送行的人也早已散去了。
傍晚风寒,林间的树叶纷纷落下;日暮黄昏,钓鱼人也正准备收拾回家。
为什么要让我们背离得这么远,一个远去江汉,一个归返城中。

注释

江津:江边渡口。
刘光禄:刘孺,字孝稚,曾任光禄卿。
不及:没有赶上。
依然:依依不舍的样子。
渚(zhǔ):江中小洲。
长望:远望。
津:渡口。
鼓声:古时开船,以打鼓为号。
帆势:帆船的姿影。
泊处:船只原来停泊之处。
离亭:渡头供人休息、饯别的亭子。
下叶:落下树叶。
纶:钓鱼用的丝绳。
相背远:远别,各分东西。
江汉:指朋友前去之地。
城闉:城门,指诗人回去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在江津准备告别的场景,充满了对远行者依依不舍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之痛。

"依然临送渚,长望倚河津。" 渚水边上,诗人久久地凝视着那即将远行的人,心中充满不舍。"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鼓声渐渐消失在耳边,船只的帆影和天上的云彩相连,给人的感觉是友人已经行驶得很远了。

"泊处空馀鸟,离亭已散人。" 在停靠的地方,只剩下空寂的鸟鸣声,而我们共享过美好时光的小亭里,也早已没有了欢聚的人影。这两句通过静谧的情景,强化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凄凉。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林间的寒意渐浓,树叶纷纷而落,这是秋季的象征。而诗人却在这个时间里垂钓,却又不忍心收线。这两句传达了诗人的惆怅和对友情的珍视。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最后一问,表达了面对朋友远去后的无奈和哀伤,江河、汉水与城门都成为了隔绝彼此的障碍。在这里,诗人将自然景物转化为情感的载体,使得离别之痛更加深刻。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古代士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面对友人的离去时内心的复杂情绪。

收录诗词(34)

阴铿(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

  • 字:子坚
  • 籍贯: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
  • 生卒年:约511年-约563年

相关古诗词

行经古墓诗

偃松将古墓,年代理当深。

表柱应堪烛,碑书欲有金。

迥坟由路毁,荒隧受田侵。

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沈。

悬剑今何在,风杨空自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西游咸阳中诗

上林春色满,咸阳游侠多。

城斗疑连汉,桥星象跨河。

影里看飞毂,尘前听远珂。

还家何意晚,无处不经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观钓诗

澄江息晚浪,钓侣枻轻舟。

丝垂遥溅水,饵下暗通流。

歌声时断续,楫影乍横浮。

寄言濯缨者,沧浪终滞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闲居对雨诗

蘋藻降灵祗,聪明谅在斯。

触石朝云起,从星夜月离。

八川奔巨壑,万顷溢澄陂。

绿野含膏润,青山带濯枝。

嘉禾方合颖,秀麦已分歧。

寄语纷纶学,持笔讵必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