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史陶亭

高楼闻枕大湖边,湖上青山山下田。

共羡子真居谷口,方知彩泽爱斜川。

扁舟拟棹剡溪雪,蓬阁思登阆苑天。

忽睹新吟如问渡,渔歌樵唱落尊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马凤翥的《答史陶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诗意的画面。首句“高楼闻枕大湖边”以高楼与大湖相映,暗示了诗人身处高处,却能感受到湖水的宁静气息。次句“湖上青山山下田”进一步描绘了湖景的开阔,青山环绕,农田相连,展现出田园风光的恬静。

第三句“共羡子真居谷口”,借东汉隐士梁鸿之典故,表达了对史陶亭选择隐逸生活的羡慕,暗含了对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第四句“方知彩泽爱斜川”则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五、六句“扁舟拟棹剡溪雪,蓬阁思登阆苑天”通过想象乘舟游弋于剡溪之上,如同雪中行舟,以及渴望登临仙境般的蓬阁,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最后两句“忽睹新吟如问渡,渔歌樵唱落尊前”以听觉形象收尾,诗人被友人的新作所触动,仿佛在酒杯前听到渔夫和樵夫的歌声,增添了诗境的生动与亲切感,也寓含了对友情交流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田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艺术创作的共鸣,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7)

马凤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姚象山之粤西

挟策桐江每借筹,又携铅椠向梧州。

元龙意气宁高卧,司马文章本壮游。

官舫定期南浦驿,宾筵合醉大云楼。

欲寻谢传庭前咏,燕寝凝香好唱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夏日睡翁招过方丈即事偶成

趺坐绳床万虑澄,寒山一片结同心。

诗虽压药原无病,竹偶吟风可代琴。

动静总输间处觉,去来休向定中寻。

请看蜀魄离群久,未必思归直到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千仞弟之西江

征鞍才卸自青齐,又买扁舟听晓鸡。

孺子亭荒秋水白,滕王阁峙暮云低。

四山红树孤帆远,千里清霜一剑携。

送尔更教怀蜀道,鸿飞指爪各东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游观音庵

特为寻幽蹋布鞋,上方高处历重阶。

洞空若蚌含澄水,峰峭如锥立乱崖。

相国金鱼随土落,仙人黄鹤著尘埋。

烧铅往事多年冷,怪底穷愁未有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