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马凤翥的《答史陶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诗意的画面。首句“高楼闻枕大湖边”以高楼与大湖相映,暗示了诗人身处高处,却能感受到湖水的宁静气息。次句“湖上青山山下田”进一步描绘了湖景的开阔,青山环绕,农田相连,展现出田园风光的恬静。
第三句“共羡子真居谷口”,借东汉隐士梁鸿之典故,表达了对史陶亭选择隐逸生活的羡慕,暗含了对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第四句“方知彩泽爱斜川”则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五、六句“扁舟拟棹剡溪雪,蓬阁思登阆苑天”通过想象乘舟游弋于剡溪之上,如同雪中行舟,以及渴望登临仙境般的蓬阁,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最后两句“忽睹新吟如问渡,渔歌樵唱落尊前”以听觉形象收尾,诗人被友人的新作所触动,仿佛在酒杯前听到渔夫和樵夫的歌声,增添了诗境的生动与亲切感,也寓含了对友情交流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田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艺术创作的共鸣,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