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寺示僧无名

山寺濒江俯江岸,游人今古纷无算。

我是朝辞濛?湾,投宿空门夜刚半。

鸡声喔喔度寒流,日出烟生晓凌乱。

着冠束带蹑苔磴,道谒山僧来不缓。

初登凡骨疑可仙,再登世态惊冰泮。

扶倦终登最上头,心知手可扪霄汉。

声声木末轰高唱,脚脚云头检清玩。

刻玉铺金法相躯,碧狮粉象真宗伴。

山僧煮茗供我毕,肺腑清如挹霜灒。

听话萧梁奉佛年,象教辉光尤焕烂。

不见江宁古佛宫,飞来远翥排空翰。

梅关一角今尚在,来往行人得奇观。

德僧茗饮耻僧言,掩面休辞赭面汗。

下来独背松阴语,看汲清滩事樵爨。

叹息山僧苦死迷,流沙弱水何漫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张吉的《登飞来寺示僧无名》描绘了诗人登临山寺所见的景象和感受。首句以山寺地理位置为背景,江岸游人络绎不绝,诗人则在黎明时分投宿于此。接着,诗人通过鸡鸣、日出和晨雾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诗人穿着整齐,踏上青苔石阶,拜见山僧,初次登山仿佛有超凡之感,再次登山则感叹世事变迁。最终登上顶峰,诗人感到接近天宇,听到木末传来的歌声,欣赏云间的美景。山僧烹茶款待,茶香清冽,诗人忆起萧梁时期佛教的辉煌。

诗人提到江宁古佛宫,虽已不在眼前,但飞来寺的景色依旧引人入胜。他赞赏山僧的品茗之道,但也略带调侃地提到僧人羞于谈论世俗之事。下山时,诗人独自在松荫下低语,观察山民汲水和砍柴的生活场景,感叹山僧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以登寺游历为主线,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回忆和对僧人生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沉感慨和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99)

张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 字:克修
  • 号:翼斋
  • 籍贯:江西馀干
  • 生卒年:1451—1518

相关古诗词

题故太保毗陵白公遗阯感物兴怀卷

太保勋庸垂鼎铭,黄钟大吕一毛轻。

太保襟怀寄丘壑,玉田珠树相参错。

丘壑灵风飒晓昏,悠悠过客总啼痕。

他年学士把书卷,还泣名臣白公传。

形式: 古风

露筋烈女祠

佳人翠袂映幽竹,风鬟雾鬓清如玉。

崎岖一棹长淮曲,客子薄莫歌死鹿。

盍离毒嘬即裀褥,此身誓死不受辱。

天地黯黪鬼神哭,罗襦锦带深结束。

泉源断绝贞心暴,姓名不假青史录。

柔弱在貌刚满腹,幽光万古照祠木。

男儿忍使纲常覆,过此不知何面目,哀哉此辈真禽犊。

形式: 古风

望庐山作

彭蠡之滨大江浒,群山耸立森圭珇。

独有匡庐势最高,俯视一一如环堵。

匡庐之峰真绝奇,青天割破愁神祇。

崭岩百态应难状,钜衍三军劳并持。

我来正值秋气改,浊浪翻空若浮海。

贪看渐觉眼花添,欲上终疑筋力殆。

却怪玄圭奏功后,历纪诸峰此峰漏。

世儒虽辨敷浅源,恐将附赘为肤腠。

嗟尔犹为神禹之所遗,自馀幽眇何由知。

群山群山勿相疑,此峰微尔谁能窥。

呜呼此峰微尔谁能窥。

形式: 古风

登岳阳楼

巴陵县前春水生,古墙苔色鹧鸪声。

主人锦盖团空翠,携我岳阳楼上行。

楼上古像巾衣净,纯阳真人眠未醒。

曾闻三醉作飞仙,颇恨不经微考證。

明明孔道侔天日,敢将伎俩淆心性。

设有虚空铁笛声,正宜掩耳防吾听。

主人好怀靡休歇,清酤白粲杯盘洁。

一眺平湖万里宽,澧兰薄暮吹香切。

缘思帝子下青冥,逍遥极浦聊弭节。

树轮茷骫山气黑,荪壁椒堂愁菀结。

举觞欲酹惧非诚,愿遗我佩捐余玦。

佩玦琮琤路杳茫,深烟密竹乱苍黄。

歌钟未撤忧思积,凭楼一啸楚天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