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南庙

阴山临古道,古庙闭山碧。

落日春草中,搴芳荐瑶席。

明灵达精意,髣髴如不隔。

岩雨神降时,回飙入松柏。

常闻坑儒后,此地返秦璧。

自古害忠良,神其辅宗祏。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阴山俯瞰着古老的道路上,古老的庙宇隐藏在青山翠色之中。
夕阳映照在春天的草丛中,人们采摘香花铺在珍贵的席子上献祭。
明亮的神灵感知着虔诚的心意,仿佛不存在距离的隔阂。
当岩间的雨水象征神的降临,旋风穿过松柏,带来神秘的气息。
常常听说坑杀儒生之后,这个地方又找回了属于秦朝的宝玉。
自古以来,忠良常受迫害,但神灵会守护他们的宗庙和祖先之灵。

注释

阴山:山脉名。
古道:古老的路。
古庙:古老的庙宇。
山碧:青山翠色。
搴芳:采摘香花。
瑶席:珍贵的席子。
明灵:明亮的神灵。
髣髴:仿佛。
岩雨:岩间的雨水。
回飙:旋风。
坑儒:历史事件,指秦始皇焚书坑儒。
秦璧:象征秦朝的宝玉。
害忠良:迫害忠良。
神其:神灵。
宗祏:宗庙中的主祏,代指祖先之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古朴的山水画卷,开篇“阴山临古道”即刻画出一幅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古庙闭山碧”表现了时间的沉淀与静谧的氛围。“落日春草中,搴芳荐瑶席”则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温馨。

接下来的“明灵达精意,髣髴如不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而这种理解似乎是超越了凡尘的界限,直接触及到精神层面的交流。“岩雨神降时,回飙入松柏”则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神秘而又庄严。

后半首诗转向历史的沉思,“常闻坑儒后,此地返秦璧”似乎是在叙述一段往事,或许是对古代某种事件的回忆和反思。而“自古害忠良,神其辅宗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忠良之士遭受不幸的深切感慨,以及对于那些能够保护和维护正义精神的力量的崇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收录诗词(168)

李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字:君虞
  • 生卒年:约750—约830

相关古诗词

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

苍崖抱寒泉,沦照洞金碧。

潜鳞孕明晦,山灵閟幽赜。

前峰何其诡,万变穷日夕。

松老风易悲,山秋云更白。

故人邑中吏,五里仙雾隔。

美质简琼瑶,英声铿金石。

烦君竟相问,问我此何适。

我因赞时理,书寄西飞翮。

哲匠熙百工,日月被光泽。

大国本多士,荆岑无遗璧。

高网弥八纮,皇图明四辟。

群材既兼畅,顾我在草泽。

贵无身外名,贱有区中役。

忽忽百龄内,殷殷千虑迫。

人生已如寄,在寄复为客。

旧国不得归,风尘满阡陌。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杂曲

妾本蚕家女,不识贵门仪。

藁砧持玉斧,交结五陵儿。

十日或一见,九日在路岐。

人生此夫婿,富贵欲何为。

杨柳徒可折,南山不可移。

妇人贵结发,宁有再嫁资。

嫁女莫望高,女心愿所宜。

宁从贱相守,不愿贵相离。

蓝叶郁重重,蓝花若榴色。

少妇归少年,华光自相得。

谁言配君子,以奉百年身。

有义即夫婿,无义还他人。

爱如寒炉火,弃若秋风扇。

山岳起面前,相看不相见。

丈夫非小儿,何用强相知。

不见朝生菌,易成还易衰。

征客欲临路,居人还出门。

北风河梁上,四野愁云繁。

岂不恋我家,夫婿多感恩。

前程有日月,勋绩在河源。

少妇马前立,请君听一言。

春至草亦生,谁能无别情。

殷勤展心素,见新莫忘故。

遥望孟门山,殷勤报君子。

既为随阳雁,勿学西流水。

尝闻生别离,悲莫悲于此。

同器不同荣,堂下即千里。

与君贫贱交,何异萍上水。

托身天使然,同生复同死。

形式: 古风

竹溪

访竹越云崖,即林若溪绝。

宁知修干下,漠漠秋苔洁。

清光溢空曲,茂色临幽澈。

采摘愧芳鲜,奉君岁暮节。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三门避暑

予本疏放士,朅来非外矫。

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

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

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

泠泠远风来,过此群木杪。

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

游川出潜鱼,息阴倦飞鸟。

徇物不可穷,唯于此心了。

形式: 古风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