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幸西太一宫道傍耕桑者皆以茶绢赐之

杪春时泽未全滂,西祷真祠徯福祥。

蚕女舍笼惊法从,耕夫投耒目天光。

劳勤率有优恩及,拜赐皆知佚道长。

海内承风谁不劝,何须躬籍与躬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皇帝亲临西太一宫,沿途看到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对百姓的关怀与恩赐,以及百姓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首句“杪春时泽未全滂”,点明时节为晚春,雨水尚未充分滋润大地,预示着农事即将开始。接着“西祷真祠徯福祥”描绘了皇帝前往西太一宫祈求丰收的情景,体现了君主对国家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民众福祉的关切。

“蚕女舍笼惊法从,耕夫投耒目天光”两句生动地刻画了百姓见到皇帝驾临时的反应。蚕女放下养蚕的笼子,耕夫扔下农具,都抬头仰望天空,眼中充满了对皇恩的感激与敬畏。这种场景不仅表现了百姓对皇权的尊重,也反映了他们对皇帝亲自关心农业生产的感动。

“劳勤率有优恩及,拜赐皆知佚道长”进一步阐述了皇帝的恩赐对于百姓生活的影响。无论是辛勤劳动的农人还是从事其他职业的人,都因为皇帝的恩赐而感到生活更加宽裕和满足,体现了君主与民同乐、共享繁荣的理念。

最后,“海内承风谁不劝,何须躬籍与躬桑”表达了诗人对皇帝亲民行为的赞美。他认为,皇帝的这一举动不仅能够激励全国上下勤勉工作,促进农业生产,还能够成为一种榜样,鼓励更多的人投身于农业,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亲临田间、赐予百姓恩惠的场景,展现了宋朝时期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君民共治、共享繁荣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驾幸西太一宫陌上耕者叱牛声厉左右皆笑之

皇心悯雨出西坰,亲祷灵宫致洁诚。

扈跸不知农事苦,辇前争笑叱牛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驾幸西太一宫谢雨

太一尊神宅近坰,特纡天仗乞殊灵。

清衷祠祷才三日,大澍滂沱足四溟。

上释忧劳严报谢,民祛愁郁得康宁。

至诚有答真如响,更异言閒退守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从驾过金明池

帐殿深沉压水开,几时宸辇一游来。

春留苑树阴成幄,雨涨池波色染苔。

空外长桥横螮蝀,城边真境辟蓬莱。

匪朝侍宴临彫槛,共看龙艘夺锦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驾幸金明池

西池风景出尘寰,春豫方乘禁坐闲。

庶俗一令趋寿域,从官齐许宴蓬山。

楼台金碧芳菲外,舟楫笙歌浩渺间。

与众尽欢宫漏促,万花香里属车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