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相台示甘杨诸友台乃姚崇牛僧孺刘沆读书处也

我登三相台,南望双巽峰,俯视下界如凌空。

开元老树可百丈,断崖尽日呼颠风。

甘郎攀果学猿挂,杨子枕石飞泉中。

垂藤离地坐我稳,袒跣长啸如乘龙。

呜呼昔人不再得,台上土花几秋色。

前身不与后身期,白云岂识萝衣客。

安得近代颜辉来,画我石上惊风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惟则的《游三相台示甘杨诸友》描绘了作者在三相台的游览体验,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诗中运用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人物活动,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首先,诗人以“我登三相台,南望双巽峰”开篇,点明地点,并通过“俯视下界如凌空”的描述,展现出一种高远的视角,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超然与豁达。接着,“开元老树可百丈,断崖尽日呼颠风”两句,通过描绘古老的树木和呼啸的山风,营造出一种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含着历史的沧桑感。

“甘郎攀果学猿挂,杨子枕石飞泉中”则通过具体的人物活动,如甘郎模仿猿猴攀果的姿态,杨子在岩石间枕石听泉,展现了人在自然中的自在与和谐,同时也寓含着对古人智慧与生活情趣的赞美。

“垂藤离地坐我稳,袒跣长啸如乘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自由与宁静。最后,“呜呼昔人不再得,台上土花几秋色”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慨,同时“前身不与后身期,白云岂识萝衣客”则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永恒追求。

全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感悟。

收录诗词(54)

惟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 字:天如
  • 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
  • 籍贯:吉安永新

相关古诗词

真州送别悦希云

欲别不别重相携,别思已逐寒云飞。

飞云一去不可得,千村万落明斜晖。

回头望吴山,满目青依依。

亦如送我望我去,立尽风烟未忍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止照归古洪曲江三首(其一)

暮云飞上钱王台,乱峰蘸碧湖光开。

六桥春色看正好,之子不肯重徘徊。

百年万事烟雨过,乡井一念终难灰。

浩歌归去送归去,梦断楚水何时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送止照归古洪曲江三首(其二)

銮江镇上双江洲,大船解缆荒洲头。

挂帆蔽空搥鼓发,白浪卷雪风萧飕。

故山三日忽到眼,恍忽天上飞骅骝。

向来归兴有如此,今日送子心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止照归古洪曲江三首(其三)

狮王一去挽不回,秋满岩谷天风哀。

龙渊象薮亦多士,济济熟视宗纲颓。

谁能共扫松下屋,黄精黄独连门栽。

霜林月上芋香起,指点深拨寒炉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