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忠佑庙咏韩木韵

死生种木昉于唐,木到于今色倍苍。

有大才名蜀相柏,无穷教思召公棠。

人怀遗爱谁甘斧,天鉴孤忠不忍霜。

愿与灵株长不朽,韩山山上一炉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和忠佑庙咏韩木韵”为题,由元代诗人张智甫所作。诗中借韩木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忠诚与美德的颂扬与追思。

首句“死生种木昉于唐”,开篇即以“种木”为引,暗含着对历史的追溯,将韩木的种植追溯至唐朝,寓意其历史悠久,根深蒂固。接着,“木到于今色倍苍”一句,通过描述韩木的颜色更加深沉苍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沉淀,同时也象征着韩木历经沧桑而不改其本色,坚韧不拔。

“有大才名蜀相柏,无穷教思召公棠”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韩木与蜀相柏、召公棠并提,赞美韩木如同蜀相柏一般拥有卓越的才能,又如召公棠一样蕴含无尽的教化思想。这里不仅赞扬了韩木的自然之美,更赋予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人怀遗爱谁甘斧,天鉴孤忠不忍霜”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韩木遗世独立、忠诚不渝精神的敬仰。诗句中“遗爱”、“孤忠”等词,凸显了韩木虽遭斧钺之灾,却依然保持其忠诚与美好的品质,如同天鉴一般,不忍心让其遭受严霜的摧残。这不仅是对韩木的赞美,也是对忠诚与美德的颂扬。

最后,“愿与灵株长不朽,韩山山上一炉香”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希望韩木能够永远留存,成为后人缅怀与学习的典范。同时,将韩木与韩山上的香火相连,寄托了对韩木精神永存的期待,以及对忠诚与美德传承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韩木的描绘与赞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坚韧,更深刻地探讨了忠诚、美德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人类社会中的永恒价值。

收录诗词(5)

张智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歇甘露寺

额分甘露自枫宸,偶作郊行认不真。

屋讶天台小方丈,僧疑石室老功臣。

半霄云雾闻人语,一块虚空挂佛身。

要识此山奇绝处,石间诗句最精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山行有感

菜一盆儿饭一锅,间关石窍作生涯。

山林纯是欢娱鸟,天地不开烦恼花。

荒草田园元亮屋,浮萍弟妹少陵家。

此身不得如微物,有触令人重叹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山中忆故友

自从学舍厄戈矛,畴昔文盟一霎休。

不见新诗来饭颗,似闻哀诔满瓜丘。

未寒梦绕梅边驿,才暮心悬雪里舟。

愿入东都名节党,如今尚有几人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翠香楼

危楼独上几咨嗟,望眼何由见翠华。

一水空流残月去,万山枉被乱云遮。

士夫不运中原甓,将帅谁鸣半夜笳。

衰草寒烟凝睇望,何人犹唱后庭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